伴隨著汽車逐漸走進中國家庭,社會責任已成為許多汽車企業戰略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將其納入到企業的價值觀和戰略目標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履行一個社會公民的責任,對環境負責、對社會承擔義務。
業內普遍認為,汽車企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已經不是「秀」給公眾的簡單儀式,而是現代社會企業的一種生存方式,為品牌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社會責任多樣化
據了解,近年來汽車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已呈現出內容和形式多樣化的趨勢。特別是跨國汽車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早已不僅局限於過去的捐贈,而是結合環保、低碳以及慈善事業一起進行。
據報導,廣汽本田在企業社會責任上方向非常明確,即緊緊圍繞「安全、環保」兩大方面。不僅在中國最早建成了全球第一個廢水零排放的綠色汽車工廠「增城工廠」,而且持續開展植樹項目十幾年,有效地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並推出了企業的安全口號「為了所有人的安全」。
自主車企認識提升
儘管中國自主品牌車企在社會責任的投入上起步較晚,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自主車企也逐漸認識到了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並加大公益事業的投入,除了承擔企業應盡的納稅、增加就業以及促進企業員工福利等義務外,還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在救災、民生、環保和教育等各個領域都做出了積極貢獻,給社會做出了良好的表率和示範作用,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隨著比亞迪、華晨、江淮、海馬等自主品牌社會責任項目的啟動,業內人士認為,雖然自主品牌在公益領域開展的活動力量有限,但自主品牌已經描繪出一條企業社會責任的路線圖,並讓自主品牌找到了可持續發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