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國家財政部等三部委針對LED產品啟動2012年財政補貼推廣專案招標工作,涉及室內室外4類LED照明產品,補貼資金採取間接補貼方式。 據知情人士透露,補貼比例約為採購價格的30%,預計總金額將達數億規模,將有效撬動LED在照明特別是大宗用戶照明領域的應用。
盲目進入產能過剩
LED廣闊的市場前景對外界有著巨大的誘惑。目前中國僅半導體照明產品市場的規模就有200多億元,這一數字兩三年內還會升到500億~600億元的規模,甚至一些LED領域專家認為LED照明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將達到上萬億元。
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人士預測,『十二五』期間,LED產業有望實現翻兩番的目標,至2015年末中國的LED照明滲透率 達20%,而業內普遍估計則更為樂觀,液晶產業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預計到2015年,中國戶外LED照明滲透率達60%~80%,室內商用LED照明滲透率達25%~30%,室內家 居LED照明滲透率約5%~10%,中國市場LED照明整體滲透率將達到甚至超過20%,LED照明市場的高速成長估計將從2012年延續到2015 年。
正是這樣有巨大吸引力的市場,引得不少企業一哄而上盲目搶食。但是這裡面的大部分『先吃螃蟹』者非但沒有嘗到甜頭,反而成為了爭奪路上的先驅。
LED照明燈具行業准入門檻很低,很多小規模、小作坊企業也可以很容易地進入。但是這些只想『撈一筆』的企業進入之後只是一味炒作節能的概念,卻無 法做到真正節能。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所帶來的壓力,這些企業不惜以犧牲質量為代價,一味依靠價格戰進行競爭。這種盲目的進入以及低端競 爭,導致了整個LED照明市場混亂無序、難以管理。
打價格戰肯定不是最終目的,實際上,真正具規模的LED大企業都不會選擇這種策略。在 2011年雖有眾多中小企業倒閉,然而像勤上光電等年銷售額過億元的企業,甚至是銷售額在兩三千萬元以上的照明企業依然穩步發展,紛紛加大LED布局。
技術才是LED行業的核心
目前深圳從事LED技術及產品研究、開發、生產及應用的企業約達2000多家,大部分屬於LED封裝和應用的技術領域。從事LED 的高新技術企業有97家,僅占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2835家中的3.5%。深圳市相關企業中,屬於晶片生產僅有一家,對產品生產至關重要的半導體材料、熒 光粉的生產企業更是一家都沒有。LED行業面臨著洗牌,技術或許成為其中的決定性因素。
全球LED領域的技術和專利,一半以上被美、日、德等已開發國家的少數大公司所占有。日本日亞化學、日本豐田合成、美國cree公司、歐 洲飛利浦、歐洲歐司朗為維持競爭優勢、保持自身市場份額申請了多項專利,幾乎覆蓋了原材料、設備、封裝、應用在內的整個產業鏈。
顯然,行業巨頭技術專利的壟斷,阻礙了中國LED企業的發展。據《集成電路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2010年我國集成電路高端 通用晶片進口額為1570億美元,連續7年為第一大宗進口商品。因此,《規劃》提出:圍繞國家戰略和重點整機需求,引導和支持以優勢單位為依託,重點開發 共性關鍵技術。
LED技術瓶頸一向為業內人士所熟知。對此,張曉康深有同感:目前LED產業面臨下游市場斷檔,上游缺乏有經驗核心技術人員的情況,而這方面的技術 人員培養時間得在三年以上。近一兩年,挖到足夠有實力的技術人員和有經驗的一線操作人員,將是企業存活到下一輪高速增長期的關鍵因素之一。
目前,國內有技術、有專利的LED企業紛紛申請專利也證實了這一點。以珠三角LED照明產業為例,廣東省LED照明產業以深圳市最為集中,共有LED照明企業2600多家,占據國內LED總產值的近半壁江山。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深圳市的LED專利申請量居全國首位。截至2010年2月,深圳市智慧財產權研究會統計,深圳市LED照明領域專利申請約384件,其中發明專利113件,實用新型專利271件。
政策利好
事實上,LED企業前赴後繼的熱情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國家和地方政府對產業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
2009年發改委等6部門聯合公布《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同年,科技部推出『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示範城市方案;2011年5 月,北京、常州、合肥、青島、廣州、海口、寶雞等16個城市被確認為第二批『十城萬盞』示範城市;1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淘汰白熾燈路線圖』;2012年 2月24日工信部發布《集成電路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地方政府亦是對LED產業產生極大的熱情,投入巨額資金,在土地、稅收、技術開發、人才引進、設備購買等諸多方面對LED產業實施大幅優惠政策等。
業內知情人士透露,LED終端照明市場將正式進入國家政策強力推動階段,有望進入快速增長期。2010年白熾燈產量和國內銷量分別為38.5億隻和 10.7億隻,2012年開始我國將逐步禁用白熾燈,未來3~5年,國家對LED行業的補貼約為80億~100億元,終端價格補貼率預計為 30%~50%,補貼總額可能高達160億~200億元。
政府對LED照明的各項政策補貼和扶持,說明中國普及LED照明的決心,而LED應用市場也將出現大幅擴大的局面。
LED市場新重心
目前LED照明被當成LED產業的下游應用環節之一,而未來,隨著LED照明產業與市場的發展,LED照明產品環節的產業規模將遠遠大於 LED中上游環節的產業規模。目前對產業的看法應該逐步轉變,不應把半導體照明當成LED產業的應用環節,而應該將LED光源(晶片、封裝、模 組)當成照明產業的上游環節來看,半導體照明以後趨勢將是重半導體轉向重照明。
去年,為解決國內LED產品價格高困局,勤上光電憑藉大規模的量產能力形成較強的產品議價能力,促使產品原材料價格降低了20%~30%,產品整體成本下降了50%。毫無疑問,這將加大勤上光電在LED產品價格中的話語權。
LED照明企業爭相打開本土市場,似乎印證了這樣一個客觀存在:LED產業發展將逐步去向國內市場。張曉康指出,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照明產品生產 國和消費市場。未來,照明光源將由白熾燈、節能燈向LED光源升級換代,因此LED光源(LED產業的中上游環節)將主要在內需市場,供給下游照明廠商的 需求。而下游LED照明廠商的銷售將同時面對國外市場和國內市場。
伴隨著企業銷售重心逐步轉向國內市場,國內各企業新的競爭格局或許也將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