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化工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硒產行業發展走勢分析
  2014-01-25 15:13:25

  硒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專家指出,它與鐵、鋅、碘等元素一樣,對維護人體健康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並被譽為「生命的火種」「抗癌之王」「心臟的守護神」「長壽元素」「天然解毒劑」等。

  據報告網預算,人體中血硒的含量標準值約為0.10mg/kg,低於此值就會發生缺硒症。而我國國內約有29%的地區人均血硒含量在0.02mg/kg以下,屬於極度缺硒地區,約有43%的地區人均血硒含量在0.03-0.04mg/kg之間,為缺硒地區。

  一方面,中國大面積區域存在缺硒狀況,亟待引發關注;另一方面,中國擁有世界硒資源儲量的1/3以上,資源優勢較為突出,可做開發利用。以本屆「硒博會」的舉辦地湖北省恩施州為例,恩施的硒資源富集,擁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獨立硒礦床和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兩大世界級資源,曾被國際人與動物微量元素學術委員會授予「世界硒都」稱號。

  除此之外,貴州開陽、陝西紫陽、湖南桃源、湖南新田、廣西永福、青海平安、四川興文、重慶江津等地,也是中國的富硒區。

  儘管儲量豐富、市場空間巨大,但目前中國硒資源的開發利用狀況不容樂觀。孫樹俠指出,國內不少富硒地區尚沒有形成硒產品的品牌;在市場上,由於大量公眾並不清楚硒元素的功效及作用,富硒產品的認可度有待提升。

  有關硒資源的宣傳,引起了一些追逐利益者的注意,於是,部分非富硒產品也標註成了富硒產品,甚至一些非富硒地區的農產品及其加工品也都穿上了富硒的「外衣」。有多少真正是富硒?又含硒多少?難說清楚。報告網曾在市場調研中進行調查,眾多產品中,只有很少的產品標出了硒含量。

  目前,硒產業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是標準不統一。國家層面沒有統一的標準,而各個地區的測量存在差異,要推動硒產業發展,必須先解決標準之爭。王治倫教授建議,設立專業的標準委員會,將富硒產品的質量認定納入國家標準中。

  產品缺乏,制約了富硒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國內富硒地區應當充分利用獨特的硒資源優勢,推動骨幹企業建立起完備的硒產品生產、加工、研發、市場及基礎研究體系,並大力促進特色農業、食品工業、生物醫藥、生態旅遊硒資源深度有機融合,將硒資源的開發利用打造成為富硒地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想了解更多硒電子行業(報告)相關資訊敬請閱讀報告網的《2013-2015年中國苯亞硒酸酐行業市場調研與戰略規劃投資分析研究報告》。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硒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