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上海市碳排放交易前日上午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開市。當日,中國石化上海高橋分公司和上海石化共購買了申能集團6000噸碳配額,完成了基於配額的首筆碳排放權交易。緊隨上海之後,北京碳排放交易將在今日上線。年底,天津和廣東也將會上線。
在2013年至2015年的試點階段,上海市納入配額管理範圍的試點企業有191家,主要來自於鋼鐵、化工、電力等工業行業,以及賓館、商場、港口、機場、航空等非工業行業。
據上海市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周強介紹,對於產品(服務)形式較單一、能夠按單個產品(服務)確定排放效率基準的行業,採用基準線法進行分配,如電力行業和航空、港口、機場等非工業行業。對於產品類別多、缺乏行業統一標準,尚不具備使用基準線法條件的行業,採用歷史排放方法,如鋼鐵、石化、化工等所有工業行業,以及非工業行業的賓館、商場、商務辦公等大型公共建築。試點階段,企業2013年至2015年各年度碳排放配額全部實行免費發放。試點企業已通過登記註冊系統取得了各自的配額。
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主要針對行政區域內源於固定設施的排放。其中,年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量與間接排放量之和大於1萬噸(含)的單位為重點排放單位,需履行年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責任,是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主體;年綜合能耗2000噸標準煤(含)以上的其它單位可自願參加,參照重點排放單位進行管理。符合條件的其他企業(單位)也可參與交易。
重點排放單位可用核證自願減排量抵消其排放量(1噸核證自願減排量可抵消1噸二氧化碳排放量),使用比例不得高於當年排放配額數量的5%。其中,北京市轄區內項目獲得的核證自願減排量必須達到50%以上。這意味著,對想使用CCER(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抵消的企業來說,每使用一噸的CCER其中就得「搭售」半噸的本地項目,對本身項目儲量不算大的北京來說,這一規定將帶來本地CCER減排量的走俏;並將增加企業使用CCER抵消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中國,碳交易仍是一個封閉的市場,上海的市場只能在上海有效,深圳只能在深圳,如果要成為一個開放的市場,就要基於一個條件,配額能夠跨區域的認可和流動的碳市場,備受關注。
對此,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在國內7個地區開展碳交易試點,目的是在交易機制、交易規則和核算體系等方面進行技術和機制的創新探索,為最終在全國建立統一的碳市場,找到「既適合國情、又簡單適用」的市場體系。
欲先人一步掌握最新報告請查閱《2013年普通二氧化碳氣行業國內外渠道市場發展(投資)比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