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鋼占鋼產量的比重、特鋼產品結構、特鋼質量和特鋼應用等是反映一個國家鋼鐵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中國特鋼未來發展趨勢如何?一起來關注一下。
我國特鋼主要應用於機械和汽車工業行業,約占我國特鋼總消費量的25%和35%。此外,特鋼也廣泛用於鐵路機車、船舶、能源電力、航空航天等行業。
中國特鋼行業承擔著國防軍工、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機械、汽車等關鍵產業所需的特殊鋼材品種。
我國優特鋼消費結構中,汽車、機械、石油化工和其他各占35%、24%、12%和29%.根據合金含量的不同,特鋼可分為三類:低端產品(優質碳素鋼)、中端產品(合金結構鋼、彈簧鋼、軸承鋼)、高端產品(合金組分10%以上,如不鏽鋼、工模具鋼、高速鋼等)。特鋼的高附加值一般體現在高端產品中,毛利率一般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而中低端產品毛利率僅為10%左右。
2015年我國特鋼產量將維持在7000萬噸左右。目前,2012我國產量在5000萬噸左右,2012-2015年有40%增長空間,年均複合增速9%.不難判別,受害於鐵路等根底設備建立,汽車、家電普及,配備製作業轉型晉級,特鋼行業將迎來黃金倒退期間。
根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特鋼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顯示,我國特鋼的前十大生產企業的集中度為60%,產能釋放秩序和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較易掌控。國內的特鋼生產集中在32家企業,目前國內特鋼生產逐步形成以四大特鋼企業集團和三大專業化特鋼企業為核心的生產格局。
從目前我國特殊鋼行業的產業集中度、產品產量所占比率,以及產品類型構成等方面與國外發達經濟體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是,我國製造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尤其是機械、汽車、機電、造船等行業,對優特鋼的需求強勁,為國內特殊鋼行業發展提供了空間,特殊鋼產業及其子行業面臨著良好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