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飲料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全球白糖市場分析:供應短缺預期有所縮窄
 白糖 2016-10-27 09:48:03

  自2013年起,全球糖市步入減產周期,供需過剩幅度逐步收窄直至面臨短缺。前幾年,食糖價格持續低迷使得全球主要產糖國增產動力不足,導致國際糖產量連續下行,至2015/16年度已經開始出現短缺。

  全球糖供應短缺預期有所縮窄

  根據6月16日顧問公司Datagro的最新預測,在經歷了五年的供應過剩後,2015/16年度全球糖市將轉為短缺621萬噸。該機構預測2016/17年度全球糖市供應缺口將進一步擴大至710萬噸,帶動國際糖價持續上漲。據Datagro預估,2014/15年度全球糖市供應過剩368萬噸。該機構表示,供應短缺的預估將使巴西糖業恢復投資。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糖生產國和出口國,該國此前經歷的嚴重危機和高額債務導致許多公司破產。而此前國際糖業組織(ISO)在其最新的季度報告中上調2015/16年度全球糖供應短缺預估至665萬噸。該機構預估2016/17年度全球糖供應短缺380萬噸,因消費量增加且全球第二大糖生產國印度產量預期下降。ISO預計本榨季全球糖產量下滑1.75%,至1.6391億噸;消費量預計降低1%,至1.7056億噸。2016/17全球糖供應短缺預期較2015/16年度縮窄,因歐洲、巴西及泰國糖產量預期將增加。各主產國基本情況如下:

  巴西:根據6月初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最新預估,巴西2016/17榨季糖產量增加11.5%,觸及3900萬噸,其中3450萬噸來自中南部甘蔗種植帶。該行預估區間介於3700萬~4100萬噸。此前巴西諮詢機構Datagro發表的報告,維持其對巴西2016/17年度糖產量在3810萬噸的預估,且中南部地區糖產量達到3520萬噸的紀錄高位。而著名諮詢機構PlattsKingsman在5月15日發表報告,預計巴西當前年度糖產量為3640萬噸,甘蔗壓榨量為6.38億噸,因糖廠將更多甘蔗用於產糖,而不是乙醇,導致糖產量預估高於此前預計的3510萬噸,根據巴西政府官方數據,這亦可能創紀錄高位水平。

  印度:印度2014/15年度食糖產量為2803萬噸,據分析,2015/16榨季(10月至次年9月)印度國內糖產量或同比下滑11%,2016/17榨季糖產量也將繼續下滑。印度評級機構ICRA表示:「雖然目前根據甘蔗種植園及雨季的預期來作出2016/17年糖產量預估還為時過早,但預計2016/17年糖產量料下滑4%~8%,至2300萬~2400萬噸。」2014/15榨季印度食糖期末庫存為900萬噸左右,糖產量下滑,加上出口增長,可能導致期末庫存達到約760萬噸,同比大幅下滑20%。印度國內消費每年保持3%~4%的增長速度,未來印度經濟增長較快,帶動消費需求增加,加之印度食糖減產開始,2016/17榨季印度期末庫存在400萬~500萬噸左右。2014/15榨季印度食糖產量達到高點,印度糖價整體處於下行階段,產量充足,庫存壓力較大,但2015年8月起因預期印度食糖產量下降,印度國內食糖價格不斷上漲,2016年5月印度食糖價格37102.3盧比/噸,環比上漲3.81%,同比上漲30.6%,較最低點2015年7月價格上漲40.6%。為抑制國內糖價不斷上漲,印度政府已徵收20%的食糖出口關稅,以確保國內供應充足。

  泰國:5月18日,MSMTrading公司的糖貿易部門負責人在紐約參與糖業會議時表示,預計泰國2015/16年度糖產量為977萬噸,2016/17年度為960萬噸。

  歐洲:4月24日,分析機構F.O.Licht預計2015/16年度歐洲的食糖產量為2570萬噸,同時預計歐洲2016/17年度糖產量在2880萬噸。

白糖

  國內白糖產量仍將低位運行

  根據布瑞克農業諮詢2016年6月的中國食糖供需平衡表,該機構預估我國2015/16年度的產量為850萬噸,預估2016/17年度我國食糖產量為860萬噸。該機構分析認為,2015/16年度產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本榨季甘蔗遭遇不利天氣影響,出糖率明顯下降。而下年度由於種植效益低下,種植面積持續減少,加上天氣和超齡宿根的不利影響,預計國內產量依然保持低位。而根據福四通發布的分析報告,該機構預計我國2015/16年度產量為860萬噸,預計2016/17年度糖產量為960萬噸。

  據海關數據,今年5月我國進口食糖14萬噸,同比下降38萬噸,降幅為73.1%。2016年1月~5月,中國進口食糖約為97.1萬噸,同比減少109.9萬噸,降幅為53.1%。2015/16榨季截至5月底,中國進口食糖約為209.2萬噸,同比減少106.1萬噸,降幅為33.7%。從以上數據看,今年以來我國食糖進口量同比是明顯減少的。根據布瑞克2016年6月中國食糖供需平衡表,該機構預計2015/16年度我國將進口400萬噸,預計2016/17年度進口量為360萬噸,也呈下降趨勢。

  根據布瑞克2016年6月中國食糖供需平衡表,該機構預計2015/16年度我國食糖期末庫存為903萬噸,庫存消費比60%。

  國內市場消費量總體低迷

  2015年,我國食品和飲料行業不景氣,部分企業產品產銷量均同比下滑,整體消費增速放緩。2016年以來,食糖消費也並未出現明顯好轉,但新配方飲料及食品預示新的增長點。未來國內食糖消費將要面臨來自天氣、消費習慣和替代品等方面更加嚴峻的挑戰,因而預計我國食糖消費增速有限。從銷售數據看,截至2016年5月底,本製糖期全國累計銷售食糖465.52萬噸(上製糖期同期銷售食糖617.49萬噸),累計銷糖率53.51%(上製糖期同期58.69%)。其中,銷售甘蔗糖407.93萬噸(上製糖期同期575.64萬噸),銷糖率51.97%(上製糖期同期58.83%);銷售甜菜糖57.59萬噸(上製糖期同期41.85萬噸),銷糖率67.77%(上製糖期同期56.72%)。以上數據說明今年以來我國食糖消費總體還是比較低迷。據布瑞克預計,我國2015/16年度食糖消費量為1490萬噸,2016/17年度消費量為1500萬噸。

  根據布瑞克2016年6月中國食糖供需平衡表,其預計我國2015/16年度和2016/17年度食糖出口量都為7萬噸,出口量是很少的。

  配額外原糖進口加工完稅價已明顯高於國內各地現貨價格,進口壓力減輕。2014年10月末,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發文決定將配額外食糖進口納入自動進口許可管理,自2014年11月1日起執行。自動進口許可制度是指在任何情況下對申請一律予以批轉簽發的進口許可制度,任何個人、公司、機構只要滿足進口成員的法律要求,均有資格進行申請,並獲得許可證。國家為維護國內的糖業秩序,在必要的時候可臨時禁止進口或進行進口數量限制。我國限制配額外食糖進口以後,國內外食糖價格走勢背離嚴重,特別是2015年上半年,在外糖不斷走低的情況下,內糖不斷上漲,導致進口利潤不斷大幅攀升。進入8月份以後,由於原糖大幅反彈致使我國進口成本增加,進口利潤有所降低,但是絕對數額依然非常可觀。

  進入2016年以後,情況變化比較快。1、2月份由於外糖快速調整,而國內糖價保持相對堅挺,導致進口利潤重新大幅回升。不過2月底開始,外糖快速反彈並連創反彈新高,導致原糖進口利潤不斷下滑直至虧損。截至6月22日,配額內巴西進口加工糖估算價已上升到4753元/噸,與當日日照現貨價格之差已下降到1157元/噸,與柳糖現貨價之差下降到852元/噸,與鄭糖期價之差下降到1040元/噸。去年最高時巴西進口糖估算價與日照現貨價差一度將近3000元/噸。截至6月22日,配額外巴西進口加工糖估算價為6093元/噸,與日照現貨價差下降至-183元/噸,與柳州現貨價差下降到-488元/噸。配額外進口糖已經出現虧損。這是近幾個月我國食糖進口大幅減少的主要原因。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白糖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