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生物質能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16年生物質能行業政策環境分析:十三五期間將新增投資約1960億元
 生物質能 2016-12-06 16:47:43

  生物質能是唯一可轉化成多種能源產品的新能源,通過處理廢棄物直接改善當地環境,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綜合效益明顯。據日前。國家能源局發布的《生物質能「十三五」發展規劃》顯示,2020中國將生物質能基本實現商業化和規模化利用。以下是宇博智業小編對2016年生物質能行業政策環境《生物質能「十三五」發展規劃》所做的分析:

生物質能

  《規劃》提出,預計到2020年,生物質能合計可替代化石能源總量約5800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1.5億噸,減少粉塵排放約520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140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44萬噸。

  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產業研究總監徐光瑞表示,《規劃》的印發,直接影響的是能源行業,但從生物質能乃至可再生能源整體占比情況來看,《規劃》更多作用在於前瞻性布局和戰略卡位,短期內對能源結構的優化比較有限。與傳統能源行業相比,生物質能具有可再生、污染低、分布廣等特性。從全球外部環境約束以及我國可持續發展內在訴求兩方面來看,生物質能發展符合未來能源行業的發展方向。

  徐光瑞分析,從我國能源結構和發展環境來看,中長期我國生物質能發展前景廣闊。一是我國生物質能資源非常豐富,農作物秸稈、農業加工剩餘物、林業木質剩餘物資源量超過7.5億噸可作能源使用;二是隨著碳化等技術的不斷突破,原料成本將不斷降低,大規模商業化逐步成為現實。總的來看,生物質能有望成為繼煤炭、石油、天然氣之後的又一大能源,是未來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規劃》提出,到2020年,生物質能基本實現商業化和規模化利用。生物質能年利用量約5800萬噸標準煤。

  其中,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900億千瓦時;生物液體燃料年利用量600萬噸;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3000萬噸。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朱分析,上述目標生物質發電相對容易完成,其他三項子指標的完成需要依賴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支持。

  《規劃》測算,到2020年,生物質能產業年銷售收入約1200億元,生物質能產業新增投資約1960億元。

  國家能源局指出,生物質能是全球繼石油、煤炭、天然氣之後的第四大能源,成為國際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但是生物質能在中國發展並不順利。

  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生物質資源豐富,能源化利用潛力大。全國可作為能源利用的農作物秸稈及農產品加工剩餘物、林業剩餘物和能源作物、生活垃圾與有機廢棄物等生物質資源總量每年約4.6億噸標準煤。

  然而,截至2015年,生物質能利用量約3500萬噸標準煤,其中商品化的生物質能利用量約1800萬噸標準煤。

  「這意味著《生物質能」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的 到2015年生物質能年利用量超過5000萬噸標準煤 的目標並沒有實現,與風電、光伏發電等其他再生能源遠遠超過既定目標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王衛權分析。

  王衛權解釋,生物質能「十二五」發展規劃確定的四個子指標,都沒有完成;在生物質發電子指標中,只有垃圾焚燒發電目標完成了。

  「原因主要兩點:一是生物質原料難以保質、保量和保價地進行規模化供應;二是生物質能的相關扶持政策不穩定、不連續和力度不夠。」王衛權解釋。

  國家能源局還強調,目前社會各界對生物質能認識不夠充分,一些地方甚至限制成型燃料等生物質能應用,導致生物質能發展受到制約。

  王衛權建議,上述三個主要問題必須要解決,否則生物質能在「十三五」期間難以快速發展。

  《規劃》要求,到2020年,初步形成一定規模的綠色低碳生物天然氣產業,年產量達到80億立方米,建設160個生物天然氣示範縣和循環農業示範縣。

  「十二五 期間,國家能源局曾經提出要建設200座綠色能源示範縣,但效果並不理想。天然氣示範縣和循環農業示範縣的建設應當吸取其中的教訓。」王衛權分析。

  《規劃》要求到2020年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總裝機規模750萬千瓦。

  具體來說,在做好環保、選址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前提下,在人口密集、具備條件的大中城市穩步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鼓勵建設垃圾焚燒熱電聯產項目。加快應用現代垃圾焚燒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提高垃圾焚燒發電環保水平。

  從區域來看,華北地區重點在河北,東北地區重點在遼寧等,華東地區重點在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和山東等,華中地區重點在河南、湖南和河北等,華南地區重點在廣東、廣西等,西南地區重點在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等,西北地區重點在陝西、甘肅等。

  2016-2021年中國生物質能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分析,《規劃》的出台,將帶動生物質能相關技術和設備領域的投資和環境效應。據測算,到2020年,生物質能產業將新增投資約1960億元。其中,生物質發電新增投資約400億元,生物天然氣新增投資約1200億元,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產業新增投資約180億元,生物液體燃料新增投資約180億。

  此外,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生物質重點產業將實現規模化發展,成為帶動新型城鎮化建設、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型產業。預計到2020年,生物質能產業年銷售收入約12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400萬個,農民收入增加200億元,經濟和社會效益明顯。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生物質能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