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網際網路應用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16年社交網絡調查報告之微信:78.1%會使用分組可見」功能
 社交網絡 2016-12-09 16:24:41

  作為當前最火爆的網絡社交平台,微信已經成為很多人展示自己的必備平台。朋友圈 作為微信中的展示平台,其功能也越來越趨於完善,比如「屏蔽」「分組可見」等功能。那麼對於這些功能的使用情況是怎樣的一個現象呢?2016年社交網絡調查報告之微信就是對微信朋友圈的應用現狀以及功能使用情況做所的調查報告:

  「分組可見」功能:78.1%會使用

  據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的調查數據顯示,在2003人的受訪者調查中,78.1%的受訪者發布朋友圈時會使用「分組可見」功能,僅16.9%的受訪者從不使用該功能。

「分組可見」功能使用情況

  在湖北武漢從事新媒體工作的李民民發朋友圈的頻率很低,但幾乎每次發都會用到「分組可見」。他說:「過多的無效互動、信息傳播會讓微信好友產生『累贅感』。我給每一個微信好友都加上了分類標籤,這樣就可以根據內容定位、結合標籤功能實現精準推送,不會打擾到很多人。」

  在北京從事網際網路運營工作的雷宗揚則表示,最初使用「分組可見」這一功能,是為了屏蔽老闆。「我認為,私人生活和工作應該是分開的」。在他看來,不去屏蔽別人未必是「坦蕩」的表現,「那樣反而不能更好地做自己,不能想發就發,心裡總會有很多顧慮」。

  發布內容:27.6%為生活瑣事

  受訪者會在朋友圈發布的內容包括:生活瑣事(27.6%)、對熱點事件的看法(22.9%)、心靈雞湯和生活感悟(19.0%)、個人照片(13.0%)、轉發推送文章連結(11.1%)、吐槽抱怨(4.3%)等。

發布內容概況

  屏蔽人員類型:陌生人排首位

  調查顯示,至於受訪者在朋友圈屏蔽的人員類型,陌生人排在首位,占41.9%;其次是上級領導,占30.0%。接下來是:普通網友(27.1%)、熟悉的同學朋友同事(26.2%)、父母家人(26.0%)。

屏蔽人員類型概況

  屏蔽原因:50.1%是只想和最親密的人分享

  而說起屏蔽別人的原因,50.1%的受訪者是因為有些事情只想和最親密的人分享,37.0%的受訪者表示與別人無關的事沒必要讓人看到,29.9%的受訪者表示是因為別人也同樣屏蔽了自己,27.2%的受訪者是擔心破壞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27.1%的受訪者表示因為不喜歡某個人。

屏蔽原因分析

  能否反映真實的自己:59.9%認為可以

  在頻繁使用「分組可見」功能的情況下,受訪者朋友圈是否還能反映真實的自己?調查顯示,59.9%的受訪者認為朋友圈能夠反映真實的自己,15.0%的受訪者認為不能,25.1%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能否反映真實的自己

  是否會影響而評價他人:37.7%會

  進一步調查顯示,37.7%的受訪者會根據朋友圈的內容來評價他人的生活狀態,36.6%的受訪者不會。

是否會影響而評價他人

  江蘇常州的吳陽(化名)坦言,每次發朋友圈時,心裡還是會斟酌一下。「免不了會去想,這樣的內容發出去之後,別人會怎麼看我。所以有時候想發一些負能量的東西,這麼想過之後往往就不發了,會忍著。少數幾次忍不住發出去了,也會在短時間內刪掉」。

  吳陽認為,現在朋友圈已經成為社交中的一張立體名片,許多人都是通過朋友圈來了解一個人的生活、經歷和性格。「所以,展現真實的自己很重要,有時候為了維護形象而『分組可見』一下,也能理解」。

  人群分布:80後最多

  受訪者中,00後占0.8%,90後占24.2%,80後占53.6%,70後占15.9%,60後占4.8%。

人群分布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2016年社交網絡調查報告之微信詳情了,更多的2016年社交網絡調查報告之微信可以查閱2016-2021年中國社交網絡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社交網絡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