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初期的爆發式增長,我國移動網際網路紅利正不斷耗盡,社交應用格局基本穩定,騰訊坐實其霸主地位,微博、知乎等瓜分細分市場,其使用率分別達78.7%、67.4%、54%,以下是社交網絡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我國社交網絡發展經歷了萌芽(1999-2004)、起步和發展(2005-2007)、全面流行(2008至今)三個階段,並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社交成為網際網路應用發展的必備要素,且不再局限於信息傳遞,而是與溝通交流、商務交易類應用融合,藉助其他應用的用戶基礎,形成更強大的關係鏈,從而實現對信息的廣泛、快速傳播。
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藉助於大數據和移動社交技術,社交應用呈現顯著的移動化、本地化特徵,是很好的商業導流入口。社交網絡行業分析指出,電商、遊戲、視頻,甚至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金融領域也都紛紛引入社交元素,帶動用戶規模,提升用戶粘性,社交應用在我國的發展前景向好。
社交網絡即社交網絡服務,源自英文SNS的翻譯,中文直譯為社交網絡服務,意譯為社交網絡服務。社交網絡行業技術特點指出,社交網絡含義包括硬體、軟體、服務及應用,由於四字構成的詞組更符合中國人的構詞習慣,因此人們習慣上用社交網絡來代指SNS。
社交網絡也被稱為是即時通訊產品只能發送簡短的消息,功能並不強,嚴格來講有設計功能,但不能算是社交網絡,因為它們不具備下面後來社交網絡的四個特性:
1、用戶創造自己的用戶資料(profile);
2、用戶可以創造內容,並保留一些通信的記錄;
3、允許大眾通過某種權限瀏覽和訪問特定用戶發布的信息;
4、用戶可以通過某種方式尋找到新的社交對象。
2015年,中國社交網絡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53.6億元,相較於2014年同比增長27.56%。社交網絡行業技術特點指出,2016年中國社交網絡行業市場規模約200億元,同比增長30.2%,發展勢頭依舊強勁。
按照當前社交網絡在中國的發展趨勢,預計到2017-2022年,我國社交網絡的增長速度將不低於10%,2017年底達到265億元,而到2022年將我國社交網絡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接近500億元,達到495億元。
目前,我國的社交應用類型主要分為即時通信工具、綜合社交應用、圖片/視頻社交應用等。其中即時通信工具的使用率最大,占90.7%;綜合社交應用的使用率為69.7%;工具性較強的圖片/視頻類應用使用率為45.4%,排在第三,以上便是社交網絡行業技術特點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