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連鎖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17年中國連鎖發展模式分析:實體連鎖企業推動健康發展
 連鎖 2017-01-11 15:25:57

  連鎖是指投資創業者使用某一品牌,在品牌旗下的店面。連鎖商業模式分為直營和加盟等多種形式,分為直營店和加盟店。

  在中國其實早已存在「表面連鎖」的實體,但並未冠以「連鎖」二字,在改革開放前,眾多的經營門店即已存在,只是分屬政府部門所管轄,且無競爭,更無經營及利潤上的壓力,所以也就沒有思考突破瓶頸的對策。

  事實上中國對連鎖業的接觸與研究,可說是自1978年改革開放、外商進入中國市場且欲搶占零售市場後,無論政府官員、學者或所謂的企業家才從「談判」中學習,也因為這無數次的「談判」經驗,

  使學者開始研究什麼叫連鎖業,更興起學者、專家、官員等趕緊到香港、泰國、日本、美國等地區考察連鎖店,而這一考察熱潮確保給中國的流通業一個改革的新路,或許因為功力不足,造成相當多的連鎖店只是招牌的一致,根本談不上統一進貨、統一管理、統一標準規範等連鎖店的精髓。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的物品從生產到銷售皆有一定的流通管路,也就在這樣的體制下,通過學者專家考察後對連鎖業的鼓吹,各行各業便吹起了連鎖之風,接著號稱連鎖卻無連鎖之實,搞了幾年下來也嘗到苦頭,如資金不足、管理技術不佳、配送效率不好等問題,正因為如此才思考開放引進外資在特區及沿海開放的六大城市做「試點」,但在引進的過程中,卻有種種的限制。

  2016-2021年中國連鎖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對於要不要繼續對來年的連鎖零售業發展做出預測就變得非常糾結。商業的融合速度快得讓人無法想像。或許,這是對傳統連鎖商業最後一次做年度預測。未來,這樣的預測必須要有更前瞻的視野、更高度的視角,且必須放大到一個更大的空間去才會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否則,只圍著我們自己的這個圈子打轉,大家很可能就一直陷入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迷茫。

2017年中國連鎖發展模式分析:實體連鎖企業推動健康發展

  行業增長趨緩將持續

  經濟下滑、電商衝擊、來客減少、客單降低……很眼熟是吧?沒錯,市場環境一如往昔,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實體零售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2015年9月份,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下降1.1%,是2015年以來最低月度增速——其實,增速的回落是每個月的常態,且已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了。1~9月,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的銷售業績累計同比增長僅為0.7%。如果讓我們再把基數放大100倍,根據商務部的統計,2015年9月份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僅為4.6%。而在零售業上市公司中,預報淨利潤第三季度下滑的企業已經達到14家。

  實際上,從上半年的業績中就可看出端倪。根據聯商網統計的101家零售企業上半年的業績顯示,有42家企業的銷售業績出現負增長,同樣有42家企業的淨利率同比下滑,新華都、美邦等企業的淨利潤跌幅甚至超過150%。這些數據和現象充分表明,行業的增長仍將進一步減速,未來的情況仍舊不容樂觀。

  這是因為,行業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後,也和中國經濟一樣進入了「新常態」,即一個高增長時代或是周期已然結束,下一個高增長周期什麼時候到來尚不知道,但至少不會是2~3年內的事情。

  同時,中國政府希望通過改革實現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增速下降是既定程序,經濟環境在近一兩年不會有明顯好轉,而產業必然會因此遭遇陣痛。根據IMF的預測,中國今年經濟增速或為6.8%,明年為6.3%。實體經濟本身增長乏力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觀,製造業和其他實業產業感受的寒意可能只會更濃,這些都會傳導到終端零售業。

  此外,購物渠道和方式的多樣化,以及一味貼錢的O2O,的確會奪走實體零售商不小的消費群體。更重要的還有一點:很多零售企業仍然固守著過往的盈利模式不放,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面前,根本無力應對業績下滑的困局,只能眼睜睜看著生意流向他處。

  在行業變革沒有找到有效模式之前,行業增長的趨緩是不可避免的。

  實體連鎖企業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在國家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指導下,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2016商業特許經營體系評定全國公益巡講」26日在長沙率先啟動,業內人士共同就「經濟轉型期的連鎖企業生存與發展之道」深入交流。

  商業特許經營進入中國30個年頭,成為現代流通業發展主流,是提高流通產業組織化水平和連鎖化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小企業「借梯上樓」快速擴張的主要途徑,對擴大內需和拉動就業起到積極作用。為了應對電商的挑戰,幫助特許企業健康發展,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目前正在開展「商業特許經營體系等級評定」工作。開展特許加盟的企業通過參與評定,可以幫助總部系統評估自身體系建設完善程度,查找問題與不足,防控體系風險。同時提升企業信用水平,為投資者提供決策參考。評定活動全程公益。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表示,「特許體系建設的核心,是一個特許連鎖企業的命脈。要提升顧客最終的體驗、保證服務和產品的品質、實現快速擴張和複製,體系是立身之本。從特許經營體系評定的角度,希望幫助企業不斷完善體系建設」。據悉,目前已有如家、福奈特、7天酒店、全聚德、肯德基、能動英語、絕味等近百家優秀特許品牌通過了首批開展的AAA評定。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連鎖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