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鹽改後,虧損食鹽企業數量繼續增加,虧損企業數量占32%。食鹽是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同時市場上不存在對食鹽的其他替代品,因此其產銷量相對穩定。以下對食鹽行業現狀分析。
2020年4月安徽省原鹽產量為14.29萬噸,同比增長12.79%,2019-2024年中國食鹽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指出,2020年5月安徽省原鹽產量為12.83萬噸,同比增長0.86%,2020年6月安徽省原鹽產量為11.67萬噸,同比下降1.27%,2020年6月前安徽省原鹽產量有小幅度下降。
2020年6月前安徽省原鹽產量及增長情況圖
我國由於一直實行食鹽專營制度,由於鹽產品不能跨區域流通,產品的產量和價格也受到管制,所以各地的製鹽企業沒有動力進行品種鹽的研發。食鹽不僅是食品的主要調味品及加工原料,同時也是體內礦物質(主要是鈉)的重要來源,對維持體內酸鹼平衡、組織間的滲透壓及肌肉神經興奮性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
鹽業是中國重要的基礎性行業,食鹽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食鹽行業現狀根據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食鹽產量為1101.4萬噸,2018年上升到1185.4萬噸,年均增速達4.05%。2019上半年產量為613.7萬噸,同比增長3.28%。
近年來,我國食鹽需求量呈上升態勢,食鹽行業現狀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食鹽需求量為987.5萬噸,2018年上升到1179.6萬噸,同比增長4.32%,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占比高達36.4%。2019上半年需求量為610.1萬噸,同比增長3.17%。
食鹽行業現狀從區域結構來看,2019年食鹽行業互動地區需求占比36.4%,華中地區需求占比9.7%,華南地區需求占比16.9%,西部地區需求占比15.3%,東北地區需求占比5.9%,華北地區需求占比15.8%。
食鹽行業和其他行業不同,其他行業多是消費者倒逼產業發展,但對鹽業來說,它還是處於初級階段,由產業去引導消費者,培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未來將有更多企業更多品類的鹽上市,與消費者慢慢磨合。食鹽行業現狀預計隨著大健康時代來臨和消費升級影響的深入,鹽企為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的需求,將圍繞高端鹽品類展開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