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十大公司產值占IC設計公司總產值的70%以上,行業銷售額為1342億元人民幣,國內2019年實現銷售額5427億元,平均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2.1%,以下是IC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全球IC行業下游市場大致分為通訊(含手機)、計算機、消費電子、汽車、工業、軍事等領域,其中最主要的市場是通訊和PC/平板領域,二者占比達到61%,其次是工業、消費電子和汽車領域。IC行業分析指出,隨著2019年傳統PC和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的下滑,全球IC行業出現了下游成熟市場對行業整體驅動不足的局面。
2019年全球IC市場達到912億美元,增長36%。IC行業分析預測未來5年全球集成電路設備市場規模仍然巨大,將保持在800億美元左右。IC市場發展現狀指出,2019年全球晶圓設備支出達到570億美元,增長41%,預計2020年將繼續增長11%至630億美元。
除日本以外的亞太地區IC消費量達到2886億美金,占全球IC消費量的60%。IC市場發展現狀指出,我國消費了全球一半以上的IC。IC消費結構上,本土電子品牌廠商及外資廠商各占一半。2019年我國進口集成電路4175.7億個,同比增長10.8%,對應集成電路的進口額3120.58億美金,同比增長19.8%。
中國集成電路行業銷售額為6532億元,同比增長20.7%。其中,設計業銷售額為2519.3億元,所占比重為38%;製造業銷售額為1818.2億元,所占比重從23%增加到2019年的28%;封裝測試業銷售額2193.9億元,所占比重從42%降低到2019年的34%,行業結構趨於優化,但中游晶片製造依舊是我國IC產業中最為薄弱的領域。
目前,我國已成為帶動全球IC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多年來市場需求均保持快速增長,以中國為核心的亞太地區在全球IC市場中所占比重快速提升。IC市場發展現狀指出,2019年中國和美洲(主要是美國)已經成為全球IC前兩大消費市場,其市場規模占比分別為32%、22%,其次是歐洲和日本。
對於集成電路這一高度分工同時又極其依賴生態的行業來說,國家在投融資、人才和市場落地等方面進一步支持,將積極推動打通和拓展企業融資渠道、加快促進集成電路全產業鏈聯動以及做大做強人才培養體系。
專家表示,面對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和供應鏈安全挑戰,我國IC行業在自力更生、努力「內循環」的同時,也必須著眼全球,取長補短,聯結力量。《若干政策》特別提出,凡在我國境內設立的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均可享受本政策,這無疑將為行業吸引更多人才,匯聚更多力量,以上便是IC市場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