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已經成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突破美日韓技術包圍圈的戰略領域,我國國內IC設計市場規模,2019年晶片自給率達到95%左右,集中在中低端晶片,以下是IC行業投資分析。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銷售市場,2019年銷售額767.4億元,全球占比達到34%,較2018年底占比32%再次上升。在2013-2017年間,我國的半導體銷售額每年不斷攀升,增速從2015年起快速增長。IC行業投資分析指出,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電子生產和消費國家,對半導體的需求逐年提升。
2019年,我國集成電路產品市場銷售額為3432億美元,同比增長22.9%,占半導體市場總值的83.3%的份額。其中,存儲晶片電路產品市場銷售額為1240億美元,同比增長60.1%,占集成電路產品市場總值的20%,超越歷年占比最大的邏輯電路(16%)。IC行業分析指出,隨著下游應用的需求,存儲晶片開始成為集成電路產業的主力,成為半導體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華工科技在光通信晶片領域積極進行布局,不斷完善產業鏈,成立光通信晶片公司提升高端產品研發能力。華工科技專家表示,公司正在加緊研發核心晶片,目前已做好大規模量產準備,預計5G應用光通信晶片將於2019年量產。
作為國內家電行業巨頭企業,海信對光通信晶片布局非常早。IC行業投資分析指出,海信就進行光通信業務的布局,2005年海信曾推出全球第一款可商用GPON模塊。海信在100G PON光模塊技術上也取得了突破。在資本運作方面,海信收購了日本光通信晶片公司和美國光通信晶片公司,完善產業布局。
目前,我國集成電路產品的市場格局,排在前三位的為:存儲晶片占比30%,專用集成電路占比28%及模擬集成電路占比17%。《2019-2024年中國IC封裝測試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指出,我國作為全球電子產品的製造基地,一直以來都是存儲器產品最大的需求市場。
2020年,我國將基本建成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政府持續出台各種鼓勵政策,從財政稅收、基礎建設等多方面支持其發展。《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提出:到2020年,集成電路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幅增強。移動智能終端、網絡通信、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重點領域集成電路設計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產業生態體系初步形成,以上便是IC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