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器價格上漲影響,2019年全球晶片消費量達到7886億美金,晶圓設備支出達到570億美元,光電子占比9%,分立器件占比6%,傳感器占比3%,以下是IC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IC行業因具有下游應用廣泛、生產技術工序多、產品種類多、技術更新換代快、投資高風險大等特點,產業鏈從集成化到垂直化分工越來越明確,並經歷了兩次空間上的產業轉移。IC行業分析指出,全球IC行業大致以4-6年為一個周期,景氣周期與宏觀經濟、下游應用需求以及自身產能庫存等因素密切相關。2019IC產業市場規模突破4000億美元,存儲晶片是主要動力。
IC行業技術特點指出,我國IC產業高速發展,之前IC行業銷售額為1342億元人民幣,2019年實現銷售額5427億元,平均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2.1%,遠高於全球行業整體增速。預計2020年行業增速仍將保持在20%以上。
本土晶片設計銷售總額達到2576.96億元,同比增長32.42%。2019年全國共有1698家晶片設計企業,相比2017年新增318家。《2019-2024年中國IC封裝測試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數據指出,晶片設計產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環渤海地區,三地分別貢獻了國內本土晶片設計產值的33%、35%、23%。
前十大晶片設計企業銷售總和達到965.3億元,同比增長17.59%。前十大企業區域分布來看,珠三角地區有3家企業,京津環渤海地區有4家,長三角地區有3家。2019年,國內共有208家本土設計企業銷售額超過億元,其中長三角地區有92家,京津環渤海地區有37家,珠三角地區有33家,中西部地區有29家。
截止2019年底,我國半導體消費額1075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32%,已經超過美國、歐洲和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IC行業技術特點指出,我國集成電路銷售保持兩位數增速,其中2019年我國集成電路銷售同比增速達20.1%。預計到2021年我國IC市場消費規模將占全球市場的61%,並保持10%以上的增速。
海外龍頭企業不斷與我國合作策略,逐步由獨資經營向技術授權、戰略投資、先進產能轉移、合資經營等方式轉變,國際先進技術、資金加速向國內轉移。英特爾、高通分別與清華大學、瀾起科技以及貴州省簽署協議,在伺服器晶片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其中,英特爾授權清華大學、瀾起科技X86架構,開發「CPU+FPGA」結構的可重構伺服器晶片;高通與貴州省政府成立了合資公司,開發基於ARM架構的高性能伺服器晶片。此外,一批晶片製造重大項目陸續啟動。
進入2020年,我國陸續新增多支地方性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超過500億元。上海市於4月完成了首期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募資工作,規模達到285億元,將重點投資晶片製造業;四川省於2020年5月設立了集成電路和信息安全產業投資基金,基金規模120億元,存續期10年;遼寧省於6月設立了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基金規模100億元,首期募資20億元,以上便是IC行業技術特點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