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成品油 資訊詳情
中國成品油價格迎下調 進口數量不受國家配額限制
 成品油 2020-01-01 10:28:35

  2020年的全國兩會正在召開,成品油是關係到國計民生和能源安全的重要物資,因而成為全國兩會人大代表關注的熱點,其中,提倡放開成品油進出口權限再次引發行業人士矚目。

  中國成品油價格迎下調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5日消息稱,近日國際市場價震盪下跌,截至11月4日,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低於每桶40美元。

  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和《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徵收管理辦法》有關規定,自2020年11月5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60元人民幣和150元,低於每桶40美元未調金額將全部納入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全額上繳中央國庫。

  全國平均來看,折合升價,此次調價後,92號汽油及0號柴油每升均下調0.13元。本次調價後,消費者出行成本將有所回落。以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轎車為例,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較之前少花6.5元左右。

  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8L的小型私家車為例,到下次調價窗口開啟(2020年11月19日24時)之前的半個月時間內,消費者用油成本將節省10.4元左右。

  物流行業支出成本同樣回落,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斯太爾重型卡車為例,未來半個月內,單輛車的燃油成本將減少247元左右。

  2020年以來,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共歷經4次上調、5次下調、12次擱淺,漲跌互抵之後,汽油每噸累計下調1940元,柴油每噸累計下調1870元。折合升價後,92號汽油每升下調1.52元,0號柴油每升下調1.59元。

中國成品油價格迎下調

  進口數量不受國家配額限制

  一直以來,我國成品油進出口資質主要集中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中航油等少數國有石油企業,每年可獲得一定數量的出口配額,民營企業僅在2016年短暫獲得過成品油出口配額,之後便無緣操作出口事宜。另外,進口則一直遵循自動許可制度,數量不受國家配額限制,不過考慮到國內供應十分充裕以及利潤平衡,所以每年成品油進口數量寥寥。

  隨著近幾年我國成品油資源供應過剩問題日益突出,出口作為緩解供大於求矛盾的有效途徑之一,國家下發出口配額量連年增長,據金聯創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兩批次下發出口配額共計5603萬噸,同比增長12.07%,且傳統地煉以及已經在今年申請成品油出口資質的浙石化、恆力石化兩大新興煉化一體化均未獲得配額。

  2019-2024年中國原油加工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不過我國成品油行業體制改革正在逐步展開,政府也已經不斷出台各項政策,來為破除出口環節壟斷壁壘做鋪墊。

  2019年12月4日,中國政府官網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其中第三條,進一步放開民營企業市場准入中明確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參與原油進口、成品油出口」。

  2020年3月31日,國務院官網批覆《關於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若干措施》。其中稱,支持浙江自貿試驗區適度開展成品油出口業務,允許試驗區內現有符合條件的煉化一體化企業,開展成品油非國營貿易出口先行先試,酌情按年度安排出口數量。

  由於我國成品油領域完全市場化仍需時日,所以短期內成品油出口完全放開的可能性甚微。不過未來隨著我國煉油行業煉化一體化產業模式的加快轉型,以及原油進口雙權放開等一系列改革紅利刺激下,中國油企在國際市場的整體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加之流通領域市場化改革持續深入,後期對於成品油出口的限制條件有望適度減除,新興煉化一體化有望成為再次獲得政策紅利者。進口方面本身限制條件較少,後期或逐步放開非國營貿易進口渠道。整體而言,我國成品油行業向市場化發展依舊是未來主旋律,進出口政策或將循序漸進向民企放開。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成品油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