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碳酸鋰是一種多用途的無機化合物,在新能源、新材料、醫藥等多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以下是2024年碳酸鋰行業分析。
《2024-2029年中國碳酸鋰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碳酸鋰廣泛用於製造其他鋰鹽、陶瓷玻璃、鋰離子電池、精神疾病藥物等。我國碳酸鋰產業的上市公司數量較多,分布在各產業鏈環節。其中,涉及碳酸鋰生產的上市公司包括:天齊鋰業、盛新鋰能、贛鋒鋰業、中礦資源、鹽湖股份、江特電機、永興材料等。
我國是全球碳酸鋰供應最大的國家。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碳酸鋰產能約60萬噸,產量39.50萬噸,同比增幅約為32.5%,在全球市場上占據約63%的市場份額。
從產業鏈來看,碳酸鋰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及輔料,原材料包括鋰礦石和鹽湖滷水,其中鋰礦石包括鋰雲母、鋰輝石、鋰黏土等,輔料包括硫酸和碳酸鈉(純鹼);產業鏈中游為碳酸鋰產品;產業鏈下游為碳酸鋰應用場景。中游碳酸鋰企業多向上游原材料布局,以保證原料安全。
目前,我國碳酸鋰的生產來源主要有冶煉、提純和回收三部分,國內回收市場體量很小,碳酸鋰生產以冶煉為主要方式,常用冶煉原料包括鋰輝石、鋰雲母與鹽湖滷水三種類型。2023年碳酸鋰產品中有12.3萬噸的鋰輝石產品、9.6萬噸的雲母產品以及6.8萬噸鹽湖產品,占比分別為35.1%、27.5%和19.4%。
全球對減少碳排放的重視增加,電動車市場迅速擴展,碳酸鋰作為鋰電池的關鍵原料需求不斷上升。碳酸鋰行業分析指出,許多國家和地區推出了支持電動車的政策和補貼,進一步推動了市場需求。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促使儲能系統需求增加,而碳酸鋰是高效儲能電池的重要成分。大規模儲能系統可以幫助平衡電網負荷,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性。
鋰電池技術不斷進步,提高了能量密度和使用壽命,降低了生產成本,從而推動了碳酸鋰的需求。鋰電池的回收技術也在不斷發展,有助於緩解對原材料的壓力。
環保法規日益嚴格,推動企業採用更環保的生產和提取工藝。提高資源回收和利用效率,以應對原材料的有限性問題。
全球主要碳酸鋰生產集中在澳大利亞、南美的鋰鹽湖(如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以及中國。投資者對碳酸鋰行業的興趣持續上升,推動了相關項目和企業的發展。
總的來說,碳酸鋰行業作為新能源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其發展前景廣闊。隨著電動汽車、儲能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和全球對清潔能源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碳酸鋰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