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太陽能 資訊詳情
光伏產業價格上行與技術升級並驅 行業進入新競爭階段
 光伏 2025-02-27 21:13:04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光伏組件價格集體上調疊加政策驅動,行業呈現供需雙側變革趨勢。 隨著頭部企業相繼宣布調價及市場排產規模突破新高,光伏行業正經歷從價格競爭向技術主導的轉型期。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市場動態、政策導向與產業鏈變化,揭示行業加速分化的深層邏輯及未來發展方向。

  當前光伏行業正經歷關鍵轉型期,價格上行反映短期需求釋放與政策紅利疊加,而技術標準的提升則為長期發展錨定方向。在政策嚴控低效產能、市場需求倒逼技術創新的雙重作用下,行業競爭格局將持續優化,頭部企業憑藉技術儲備優勢有望占據主導地位,推動全產業鏈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

  一、政策與市場需求共振推動組件價格上行

  近期數據顯示,一線企業TOPCon分布式組件價格每瓦上調0.020.03元,頭部企業在招標中報價普遍突破0.7元/W。與此同時,3月行業排產預計達50GW,環比增長超25%,顯示市場需求顯著回暖。這一趨勢與新能源電價市場化改革直接相關——政策明確要求自2025年6月起,新增項目需納入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促使企業加速布局以搶占市場窗口期。

  分布式光伏領域成為短期搶裝熱點,尤其在工商業場景中表現突出。部分企業如隆基綠能已將分布式組件出廠價上調0.030.05元/W,頭部廠商集體調價引發產業鏈「搶貨」現象,進一步推動價格上行預期。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內需求釋放與供給端產能優化形成合力,行業正從底部回升進入反彈通道。

  二、供給側改革加速技術替代進程

  工信部近期明確將提高光伏項目准入門檻,通過強化資本金比例和技術指標要求,抑制低效產能擴張。這一政策導向與央企招標策略轉變形成呼應:大唐集團等企業已實施「質控20條」,嚴格限制降標執行,並提升高效組件採購占比。例如陝西省規定2025年領跑計劃需採用轉化效率超24.2%的先進組件,直接卡位落後產能。

  技術門檻的抬升使BC、HJT及TOPCon等高轉換率產品成為市場准入關鍵指標。數據顯示,目前僅少數頭部企業的先進技術可滿足上述要求,二三線廠商面臨淘汰壓力。行業分析人士認為,政策與市場的雙重篩選將加速產業鏈洗牌,推動資源向具備技術優勢的龍頭企業集中。

  三、競爭邏輯轉向技術驅動 引發行業格局重構

  隨著價格戰退潮,光伏產業競爭焦點轉向技術研發能力。央企集采中高效組件占比顯著提升,地方政府也在項目申報中強化技術標準,倒逼企業加大創新投入。例如陝西省2GW領跑計劃對轉化效率的硬性規定,實質上為BC、HJT等前沿技術開闢了市場空間。

  這一轉變將加劇行業分化:掌握先進工藝的企業可通過規模效應進一步鞏固優勢,而技術滯後者則面臨生存挑戰。政策引導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市場化競爭形成雙重推力,促使光伏產業加速向高附加值環節升級。

  總結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光伏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