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由盛京銀行上海分行、建信期貨與上港雲倉聯合主辦的「大宗創想沙龍」第7期圓滿落幕。該活動聚焦金融同業如何通過貨權和倉單類融資工具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並邀請多家金融機構及倉儲企業參與研討。上海市相關部門此前發布的政策明確提出,鼓勵金融機構與優質倉儲企業合作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為行業創新提供了明確方向。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撐,大宗商品貿易的龐大體量和成熟市場體系正成為金融產品創新的關鍵領域。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銀行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傳統銀行信貸模式依賴企業股權、財務報表及不動產抵押,難以滿足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盛京銀行上海分行在此次沙龍中提出,破解這一困境的核心在於將風控視角轉向「貨權流動性」與「倉儲管理能力」。該行通過深入產業調研,構建了以押品准入、倉庫評估、價格風險和違約處置為核心的「四維一體」風控體系,並據此推出大宗商品貨押系列產品。數據顯示,此類產品已累計為多家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有效緩解其資金壓力。
在供應鏈金融中,倉儲企業的角色至關重要。上港雲倉指出,傳統貨押模式存在結構複雜、權責劃分模糊等問題,導致金融機構難以快速確權。為此,行業正探索「交付監管一體化」合作新模式——通過明確法律關係和風險責任邊界,提升倉儲企業與銀行的協作效率。這一模式不僅符合法律規定,還強化了貨物存儲環節的安全性,為貨押產品奠定了可信基礎。
大宗商品的價格風險管理是供應鏈金融創新的關鍵環節。建信期貨在沙龍中分享了通過套期保值工具對沖價格波動風險的案例,並強調「銀行+期貨」的協同模式能有效提升融資產品的穩定性。以盛京銀行的「雲倉貸」為例,其引入期貨市場實時監控、動態套保及資金閉環管理機制,在保障貨權安全的同時降低了金融機構的操作風險。
總結:供應鏈金融創新需產業與金融深度融合
此次沙龍揭示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破解路徑——通過重構風控邏輯、強化倉儲協作和優化價格風險管理,銀行業正逐步走出傳統信貸框架,探索以「物的信用」為核心的新模式。隨著政策支持不斷加碼及產業鏈協同深化,貨權類供應鏈金融將成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為中小微企業注入更多發展動能。未來,金融機構需進一步結合產業特性,推動產品設計與風控體系的持續創新,共同構建更高效、可持續的大宗商品融資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