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全球汽車供應鏈因貿易政策波動面臨嚴峻考驗。北美地區多家車企宣布調整生產計劃,其中歐洲巨頭斯泰蘭蒂斯集團以應對進口關稅影響為由,在美加墨三國實施大規模裁員與工廠停工措施,牽動區域製造業就業市場及產業鏈穩定性。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汽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受美國前政府推行的特定關稅政策持續影響,跨國車企正面臨成本壓力加劇的局面。斯泰蘭蒂斯集團宣布將裁撤其在美國的五家工廠共900名員工,並暫停加拿大溫莎市和墨西哥托盧卡兩地的裝配廠運營。此舉直接關聯到區域供應鏈布局調整,尤其對零部件跨境流動效率形成挑戰。
位於加拿大溫莎的克萊斯勒裝配廠計劃於本月7日至21日暫停生產活動,該工廠作為北美重要輕型商用車生產基地,擁有約4000名員工,其階段性停工將直接影響吉普等品牌車型的交付節奏。與此同時,墨西哥托盧卡的吉普裝配廠也將進入為期一個月的停產期,兩地合計涉及數千個工作崗位的短期調整。
工廠停擺消息引發一線員工對長期就業前景的擔憂,部分工人指出,政策變動導致生產計劃反覆波動,可能削弱區域製造競爭力。行業分析師認為,此次調整不僅是企業應對成本上升的應急舉措,更折射出全球汽車業在貿易壁壘下的脆弱性——從零部件採購到整車出口的每個環節都面臨重新評估風險。
總結
斯泰蘭蒂斯集團的生產策略變動凸顯了關稅政策對跨國車企運營的深遠影響。短期內,北美地區三家主要工廠的停工與裁員將加劇區域勞動力市場的震盪;長期來看,製造商或需通過供應鏈重組、本地化生產等方式重構成本結構以應對貿易環境不確定性。此事件再次警示汽車行業在全球化與保護主義間的平衡難題仍未得到根本性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