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當下的養殖行業中,各類養殖產業蓬勃發展,技術革新、市場需求變化等因素不斷推動著行業的進步。2025年,養殖行業呈現出諸多新的趨勢,其中大黃魚養殖產業作為海水養殖的重要組成部分,備受關注。寧德作為我國大黃魚的核心養殖區域,其大黃魚養殖產業的發展狀況對整個行業有著重要影響。深入探究寧德大黃魚養殖產業的發展情況,對於把握養殖行業趨勢、推動該產業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一)養殖行業發展環境優越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養殖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寧德市位於東海沿岸,水產資源豐富,養殖環境得天獨厚。其大黃魚養殖區集中在蕉城區、福鼎市、福安市、霞浦縣這4個地區。三都澳憑藉優良的生態水域條件,成為中國大黃魚人工養殖的發源地,這裡不僅是天然避風港,灣內平均風力比灣外小2級,而且沿海年水錶溫度常年穩定在10-30℃,適宜大黃魚棲息,官井洋更是我國唯一的大黃魚內灣性產卵場。
在產業發展的進程中,寧德市積極構建完善的產業支持體系。2003年,寧德市漁業協會成立,全面參與水產育苗、養殖、加工等各個環節的工作;2012年,成功註冊「寧德大黃魚」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6年,大黃魚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2018年,發布《高品質養殖大黃魚評定規則》(T/CROAKER001-2018)。此外,地方政府還頒布了一系列圍繞海洋漁業養殖與漁業檢驗檢疫的政策,為大黃魚養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同時,我國大黃魚相關技術標準多以寧德大黃魚為參照起草,「寧德大黃魚」在品牌建設方面成績斐然,榮獲多項榮譽稱號,有力地推動了寧德農業的高質量發展。
(二)養殖產業生產成果顯著
從產量數據來看,寧德大黃魚養殖產業發展態勢良好。1985-2000年,寧德地區大黃魚產量從636t激增至3.38萬t;2000-2022年,產量持續急劇增長,2022年達到18.93萬t,占福建地區大黃魚總產量的87.81%。伴隨著產量的增長,寧德市漁業總產值也從2000年的45.21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343.19億元,產值增長率高達659.10%。這些數據充分表明,自2000年大黃魚進入產業化生產後,寧德大黃魚養殖產業實現了規模化發展,產量穩步增長。
(三)消費市場逐步拓展
寧德大黃魚的銷售形式多樣,以往主要以冰鮮形式銷售,銷售範圍有限,多集中在就近的零售商店、酒店、大排檔等場所。如今,隨著道路運輸設施的不斷完善和保鮮技術的進步,大黃魚產品開始向乾貨、醃製品、預製菜等方向拓展,銷售渠道也進一步拓寬,與阿里巴巴、京東、盒馬等企業合作,開拓了電子商務、商超專供等現代化銷售渠道。
在出口方面,我國大黃魚出口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廣東等沿海省份,出口目的地主要是亞洲國家及地區。2022年,出口量排名前5的目的地是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美國、韓國以及新加坡,其中出口中國香港的數量為1.93萬t,出口中國台灣的數量為0.64萬t,出口韓國的數量為0.29萬t。2016-2022年,福建省大黃魚的出口量從2.37萬t增長到3.26萬t,雖然出口量有一定起伏,但總體呈現增長趨勢。
(一)養殖產業發展優勢
寧德市地理位置優越,三面環山、一面朝海,島嶼眾多,海闊港深。其海域海岸線長達1046km,海域面積4.46萬km²。三都澳內潮流通暢、水質良好,是天然的避風港,受颱風影響較小。而且該海域的溫度條件適宜大黃魚生存,官井洋作為大黃魚內灣性產卵場,經過多年選育,大黃魚對人工養殖環境的適應性增強,生長快、養殖周期短。
經過多年的發展,寧德大黃魚養殖產業基礎紮實。其以內灣網箱養殖為主,產量占我國大黃魚總產量的80%以上,福鼎市育苗基地的大黃魚育苗量占全國50%以上。這裡擁有完整的大黃魚全產業鏈,還誕生了多個「寧德大黃魚」地理標誌產品品牌。寧德大黃魚肉質鮮嫩,采肉率高,且魚頭、魚排等部位都能在深加工中實現高值化利用,加工成各類調理食品。
(二)養殖產業發展劣勢
在寧德大黃魚養殖產業中,小規模養殖戶占比較大,部分養殖戶的養殖技術水平較低。儘管地方政府相關單位開展了一系列培訓活動,但小規模養殖戶對大黃魚虹彩病毒病、諾卡氏菌病等疾病的防治知識需求依然迫切。而且部分老漁民在養殖過程中過於依賴個人經驗,參與技術培訓的積極性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養殖產業的發展。
大黃魚的收購市場價格存在季節性波動,由於其養殖周期較長,魚苗投入養殖至少要一年才會向市場銷售,養殖戶難以快速應對市場行情的變化,這給養殖戶帶來了一定的經營風險。
目前,大黃魚養殖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傳統的人工操作和管理,自動化程度不高,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和時間成本。雖然自動化投料設備已開始引入,但小規模養殖戶在採購這些設備時存在融資困難,這限制了養殖設備的更新和養殖效率的提升。
此外,寧德大黃魚養殖產業的組織化水平有待提高。養殖戶在不同產業組織模式下的生產行為存在差異,緊密產業組織模式下的農戶能生產出更高質量的大黃魚,但該模式覆蓋範圍有限,產業整體組織化程度不高,不利於產業「質」的進一步提升。
(三)養殖產業發展機遇
政府對大黃魚產業給予了大力支持。在產業建設方面,成立了大黃魚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技術創新平台,推進新品種、新品系的研究;設立海上「漁醫院」,監控大黃魚質量安全;開展養殖設施升級改造,改善養殖網箱基礎設施條件。在品牌建設方面,註冊「寧德大黃魚」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舉辦各類活動弘揚「國魚」文化,提高品牌知名度。在資金政策方面,推出一系列創新金融產品,破解養殖戶融資困難、資產抵押難的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大黃魚作為高蛋白、低脂肪且高值化利用率高的海產品,在高端餐飲市場和家庭消費市場都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寧德地區旅遊城市和文明城市建設的加快,以及對「國魚」品牌的打造和消費引導,進一步拉動了大黃魚的消費。電子商務平台的興起,也為大黃魚提供了新的銷售渠道,激發了市場需求潛力。
近年來,新技術不斷投入到寧德大黃魚養殖產業中。2020年,單柱半潛式深海漁場投入使用,預計每年可產1500t仿野生大黃魚;2023年,全國首座入級中國船級社(CCS)半潛式全框架深遠海養殖平台「寧德1號」投入實驗性養殖,該平台具備智能化投餵、視頻監控等功能。這些新技術推動了大黃魚產業向深海拓展,提升了養殖設備水平,有助於完善傳統養殖方式,解決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問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的綜合效益。
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為寧德大黃魚的推廣和銷售提供了新機遇。社交媒體平台拓寬了信息傳播渠道,通過發布相關內容進行品牌推廣和宣傳,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藉助電子商務平台,大黃魚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銷售,開啟直播帶貨新模式,拓寬了產品銷路。同時,水產品追溯管理平台的運用,實現了大黃魚產品安全可追溯,增強了消費者對產品品質和安全性的信任。
(四)養殖產業發展威脅
寧德大黃魚養殖產業面臨著來自其他地區漁業養殖的競爭。浙江、廣東、廣西等地均在發展大黃魚養殖業,它們可能通過降低價格或提升品質的策略,與寧德大黃魚爭奪市場份額。此外,其他海產如湛江金鯧、廣東年魚等也可能成為寧德大黃魚的競爭對手,這些海產具有獨特的地域特色和親民的價格,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在大黃魚養殖產業中,養殖戶面臨著供應商和消費者的雙重壓力。魚苗、飼料等材料的供應受供應商制約,若供應商抬高價格,會增加養殖成本。而大黃魚養殖戶眾多,消費者在購買時有較大的選擇空間,討價還價能力強,養殖戶在交易中處於相對被動的地位,這對大黃魚養殖的經濟效益產生了較大影響。
(一)提升漁業社會化服務水平
構建完善的政府主導的公益性和准公益性大黃魚養殖社會化服務體系至關重要。在技術保障層面,加大在大黃魚品種優化、飼料加工、養殖模式、病蟲害防治等多方面的技術研發和基礎研究投入,提高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重視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提升漁業專業化組織水平,引導小規模養殖戶藉助專業化組織服務實現技術進步,從根本上推動寧德大黃魚養殖產業轉型升級。
(二)強化養殖管理政策引導
各級政府部門應加大對大黃魚產業的調控和扶持力度。提高市場准入門檻,篩選有經驗、有潛力的養殖戶和企業,合理規劃網箱養殖空間,控制養殖數量和密度,減少海面資源浪費和海水污染。嚴格市場監督管理制度,依據相關法規,對從業人員、品牌授權、資源利用、產品品質等方面進行嚴格監管,落實可溯源養殖管理制度,加強對原材料投入的監督管控,加大執法檢查力度,確保大黃魚的品質和食品安全。同時,完善資金支持和保險制度,設立專項保險金,降低養殖戶和企業在自然災害、病害中的損失風險,鼓勵金融機構發行養殖貸和養殖保險。
(三)推行大黃魚產品質量認證標準
規範養殖行為、健全法規、強化市場管理是大黃魚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通過打擊違規用藥,對不正當的養殖和經營行為進行嚴格懲處,倒逼市場規範經營,增強從業人員的自覺性。鼓勵大黃魚生產和經營的標準化,引導供應商和養殖戶在各個環節實行規範化管理,提升產品品質,促進養殖產業的專業化、規模化發展。積極推行大黃魚產品質量認證標準,開拓不同檔次的產品市場,使養殖與市場需求更好地接軌。
(四)拓寬市場營銷渠道
積極組織和參與各類品牌宣傳推廣活動,藉助各大展會加深人們對寧德大黃魚的品牌印象,擴大「國魚」的地域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進而拓寬出口渠道,將大黃魚推向國內外市場。利用直播等形式,拓展產品流通渠道。養殖行業現狀分析指出,與全國不同城市的水產批發市場、餐飲行業、商超、電商平台等消費市場直接對接,合理布局銷售網絡,建立健全品牌營銷網絡體系。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品牌效應,藉助其規模優勢和市場影響力,帶動寧德大黃魚產業的良性循環發展,鞏固和提升大黃魚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總的來說,2025年養殖行業正朝著多元化、智能化、可持續化的方向發展,寧德大黃魚養殖產業在這樣的大趨勢下,既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和發展機遇,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從產業發展現狀來看,寧德大黃魚養殖在環境、生產和市場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技術水平、價格波動、自動化程度和組織化水平等方面的問題。通過對其進行SWOT分析可知,產業發展優勢明顯,但劣勢也較為突出,同時機遇與威脅並存。為推動寧德大黃魚養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從提升漁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強化養殖管理政策引導、推行產品質量認證標準以及拓寬市場營銷渠道等多個方面入手,採取切實可行的對策。只有這樣,寧德大黃魚養殖產業才能在2025年養殖行業的發展浪潮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的發展,創造更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