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創新藥械市場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多地政府出台支持政策,加速創新成果轉化,推動企業拓展海內外市場。以廣東為例,2024年全省獲批的創新藥數量達到19個,創新醫療器械14個,數量分別是2023年的1.73倍和1.56倍,其中1類創新藥的獲批數量比2023年上漲了133%,中藥新藥獲批數量翻了一番。這些數據表明,創新藥械市場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本文將分析創新藥械市場的現狀,探討政策支持與市場拓展的策略,以及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未來趨勢。
(一)政策助力創新成果轉化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藥械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近期,深圳、北京等多個城市相繼出台面向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行業的支持政策,推動創新成果轉化與市場拓展。《深圳市全鏈條支持醫藥和醫療器械發展若干措施》明確提出,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為初創項目,對完成臨床試驗並實現海內外上市的1類創新藥,給予最高3000萬元資金獎勵。同時,對通過國家、省級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首次獲批上市的二、三類醫療器械,也將加大支持力度。這些政策旨在加速創新藥械的研發和市場推廣,提升產業競爭力。
(二)產業轉型與創新能力提升
創新藥械市場現狀分析提到隨著醫藥產業逐步由「成本紅利」向「創新紅利」過渡轉型,更多企業開始走出「舒適區」,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創新能力。2024年中國醫藥工業增加值增速回升至3.4%,正進入以創新轉型、仿製升級、整合發展等為特徵的結構性調整期。自2018年起,中國創新藥上市數量大幅增加,並不斷湧現ADC、細胞療法、基因療法、寡核酸藥物等創新療法。2024年全國獲批上市的創新藥數量增加至48個,顯示出創新藥械市場的強勁發展勢頭。
(一)海外市場拓展與關稅政策影響
面對當前國際形勢,創新藥械企業的海外市場拓展方向及路徑受到多地政策關注。《北京市支持創新醫藥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2025年)》提出暢通臨床急需進口藥械「一次批覆、多次通關」方式,持續擴充罕見病用藥品進口品類,並鼓勵創新醫藥本地化生產,支持企業從國外引進重大藥械品種。同時,政策鼓勵企業優化全球布局,開拓關稅影響較弱的市場,如「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二)創新藥械出口增長與市場機遇
近年來,創新藥械出口規模呈現增長態勢。2023年全國中成藥、中藥飲片、植物提取物的出口貿易額分別達到3億美元、13億美元和35億美元。隨著中國醫藥產業創新能力的逐步增強,出海模式也逐漸豐富,包括自主出海、授權海外(License-out)、NewCo模式以及兼併收購等。2019年以來,全國已有累計13款創新藥在海外獲批上市,顯示出創新藥械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一)行業挑戰與應對策略
儘管創新藥械市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但行業仍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創新藥械的研發和市場推廣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時間成本,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如關稅政策變化,也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為此,企業需要練好內功,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優化全球布局,開拓多元化的市場。
(二)未來發展趨勢與展望
2025年,創新藥械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將加速創新成果轉化和市場拓展。隨著更多創新藥械的研發和上市,行業將迎來新的增長點。同時,隨著國際市場的不斷拓展,創新藥械企業將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未來,創新藥械行業需要繼續加強研發投入,提升創新能力,優化市場布局,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綜上所述,2025年創新藥械市場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多地政府出台的支持政策,加速了創新成果轉化,推動了企業拓展海內外市場。儘管行業面臨諸多挑戰,但隨著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市場布局的優化,創新藥械市場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