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全球人工智慧技術進入發展快車道,作為數字經濟高地的杭州市正通過系統性布局搶占先機。最新披露的《杭州市建設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高地實施方案(2025年版)》徵求意見稿顯示,該市將重點推進算力基建、數據要素流通和應用場景創新等核心工程,力爭打造全國領先的AI產業綜合發展標杆。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杭州計劃在"東數西算"國家戰略框架下率先突破地域限制,通過建設"算力飛地"實現東西部算力資源的深度融合。該方案提出在西部國家樞紐節點布局超前計算集群,為本地大模型研發提供彈性算力支撐。配套將升級跨區域高速光網傳輸系統,目標降低30%以上的數據流通成本,構建從算法訓練到場景應用的完整閉環。
杭州被列為重點建設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的城市範例,實施方案明確三項突破性舉措:一是推動3個重點行業或企業級可信數據空間納入首批國家試點;二是拓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領域至5個新方向,並落地10個典型應用場景示範項目;三是申請開展全國首個城市級數據產權登記試點,建立涵蓋原始數據、加工數據和衍生數據的三級確權體系。
通過構建"算力數據場景"三位一體支撐體系,杭州將重點推進三大能力建設:其一,在基礎模型研發端形成自主可控的技術底座;其二,在數據流通環節建立安全可信的價值交換通道;其三,在行業落地層面打造醫療、交通、金融等領域的標杆應用。方案特別強調要打通產學研用各環節,通過場景開放計劃吸引全球創新資源集聚。
為確保戰略實施成效,杭州將建立動態監測評估機制,重點跟蹤算力使用效率、數據流通規模和應用場景覆蓋度三大核心指標。同步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在人才引進、金融扶持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提供系統性支撐,目標到2025年形成可複製推廣的"杭州模式"。
此次規劃標誌著杭州市正以超前布局的姿態,通過算力基建突破、數據要素激活和應用場景創新三管齊下,全面構建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新生態。這些舉措不僅將推動本地產業升級,更對全國範圍內AI基礎設施建設和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起到重要示範作用,為我國搶占全球人工智慧競爭制高點貢獻實踐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