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網際網路應用 資訊詳情
港股網際網路板塊震盪中現布局良機:估值低位疊加政策利好驅動復甦
 網際網路 2025-04-16 14:55:32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港股市場波動加劇,尤其是科網龍頭股遭遇顯著回調。4月16日恒生科技指數一度重挫近5%,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團W等權重個股跌幅均超3%8%,相關ETF同步走低。然而,在短期情緒擾動下,南向資金持續加倉港股網際網路板塊,年內淨流入規模已突破5800億港元,凸顯市場對這一領域的長期信心。本文結合行業基本面與資金動態,解析當前港股網際網路板塊的機遇與挑戰。

  一、短期波動下的結構性機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4月16日港股科網股集體回調,恒生科技指數盤中暴跌近5%,重倉該板塊的港股網際網路ETF(513770)場內價格下跌4.1%並回踩半年線。此次調整主要源於投資者對突發事件的風險偏好變化及流動性擔憂,但行業基本面並未出現實質性惡化。截至4月15日,跟蹤中證港股通網際網路指數的市盈率僅21.62倍,處於近十年8.11%的歷史低位分位點,表明市場已充分反映悲觀預期,估值性價比顯著提升。

  二、南向資金逆勢加倉凸顯戰略信心

  儘管短期波動劇烈,南向資金持續逆市布局港股科網板塊。上周淨買入額達822.5億港元,年初至今累計流入超5812億港元,其中資訊科技行業獲資金青睞,淨流入規模約1150億港元。這一趨勢反映出機構投資者對內需驅動型網際網路龍頭的長期認可,尤其是政策環境改善與監管常態化背景下,企業盈利修復預期增強。

  三、抗風險能力與基本面修復雙輪驅動

  分析顯示,港股科網企業的海外業務敞口較低,關稅等外部衝擊的實際影響有限。行業景氣度更多由內需主導,在「反內卷」政策推動下,平台經濟競爭環境優化,疊加民營企業家座談會釋放的積極信號,企業盈利拐點或加速到來。中證港股通網際網路指數成分股兼具輕資產模式與全球化布局潛力,其抗風險能力及復甦彈性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更具優勢。

  四、AI主線催化估值重構空間

  人工智慧(AI)技術發展為港股科網板塊注入新動能。頭部企業已在算法優化、算力基建等領域深度布局,相關標的集中於港股市場。隨著AI應用場景持續拓展,行業創新紅利將推動估值中樞上移。數據顯示,中證港股通網際網路指數自本輪行情啟動至3月末累計漲幅超33%,最大回撤後的反彈幅度達53.59%,彈性顯著優於恆指與恆科指。

  五、指數表現與投資工具解析

  中證港股通網際網路指數近五年業績波動較大,但長期趨勢向好:2024年至今已上漲23.04%(截至3月),而2023年的低基數為後續增長提供空間。跟蹤該指數的港股網際網路ETF(513770)年內日均成交額達7.14億元,支持T+0日內交易且無QDII額度限制,成為捕捉港股科技行情的高效工具。

  總結:把握估值修復與產業趨勢共振

  當前港股科網板塊正經歷情緒面與資金面的博弈,但核心邏輯未改——低估值、政策利好及AI創新驅動的長期增長潛力仍具吸引力。投資者可關注南向資金動向與行業基本面改善信號,在波動中布局高彈性標的。需注意的是,短期市場可能受外部事件擾動,建議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合理配置倉位,並持續跟蹤行業政策與技術進展。

  (數據來源:滬深交易所、Wind)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網際網路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