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電子 資訊詳情
人工智慧驅動算力網絡革新,構建數字經濟新生態
 人工智慧 2025-04-22 06:07:03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算力作為其核心支撐,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的關鍵力量。近年來,我國在算力網絡建設方面取得顯著進展,不僅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也逐步優化,為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從「網際網路+」到「人工智慧+」,算力網絡的演進正在重塑產業格局,為千行百業注入新動能。

  一、算力規模持續擴大,智能算力需求激增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作為人工智慧發展的基石,算力已成為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算力總規模達280EFLOPS,其中智能算力規模達90EFLOPS,占比超過30%。這一增長趨勢預計將持續,到2025年,智能算力規模將達到1037.3EFLOPS,較2024年增長43%;到2026年,這一數字將攀升至1460.3EFLOPS,為2024年的兩倍。智能算力的高速增長,不僅反映了人工智慧應用的普及,也推動了數據中心、邊緣及端側算力建設的加速。

  二、算力結構優化重構,推理算力需求超越訓練

  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正在驅動算力布局的優化重構。未來三年,我國智能算力規模增長將超2.5倍,年均複合增速近40%。值得注意的是,推理算力需求將超過訓練算力需求,成為算力結構中的主導力量。到2028年,推理算力規模將超過訓練算力規模,這一變化將為算網發展注入新的動能,推動產業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

  三、算力網絡智能化升級,打造供需精準匹配新生態

  算力網絡的核心在於通過強大的網絡將分散的算力資源匯聚聯通,再通過智能中樞系統對資源進行動態全局調度和任務分發。目前,全國首個「四算合一」算力調度平台已建成,可支持每天最高上億次的算力調用。這一平台不僅降低了算力服務成本,還打造了供需精準匹配的算力供給新生態,為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的構建提供了有力支撐。

  四、綠色化與智能化趨勢推動算力供給方式革新

  綠色節能、高效智能的算力供給方式已成為產業共識。通過探索算網一體智能調度,為重點群體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算力、運力和存力的最優適配方案,實現算力的泛在普惠應用。此外,算力服務模式也在重構,從傳統的資源式服務向任務式服務、模型即服務拓展升級,推動算力入戶、入企、入園、入校的廣泛應用,形成人人可及、處處可用的算力發展新生態。

  五、降低算力利用成本,助力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

  企業應用人工智慧大模型後,算力需求增長迅猛,需系統性規劃以平衡性能與成本。對於中小企業而言,選擇可專有化、私有化部署的大模型,既能防止數據泄露,又可定製對接企業知識庫,且成本近乎為零。此外,通過分布式算力網絡和蒸餾模型的應用,中小企業可以在降低計算量和存儲需求的同時,保持較高的性能,從而降低算力利用成本。

  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正在深刻改變算力網絡的格局。從算力規模的持續擴大到結構的優化重構,從智能化升級到綠色化供給方式的革新,算力網絡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的重要引擎。未來,隨著算力需求的進一步增長和技術的不斷突破,算力網絡將在更廣泛的領域發揮關鍵作用,為構建數字經濟新生態提供堅實支撐。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人工智慧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