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今年一季度,相關部門對全國範圍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了例行監測,結果顯示整體合格率保持在較高水平。此次監測覆蓋了蔬菜、水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四大類,共抽檢7526個樣品,涉及102個品種和131項參數,整體合格率達到98.3%。這一數據表明,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消費者可以更加放心地選購各類農產品。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農產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此次監測工作覆蓋了170個大中城市,涉及934個蔬菜水果生產基地、469輛蔬菜和水果運輸車、299個屠宰場、169個養殖場、132輛水產品運輸車、353個暫養池以及938個農產品批發(農貿)市場。通過多環節、多層次的抽檢,全面掌握了農產品從生產到流通各環節的質量安全狀況。
監測數據顯示,蔬菜、水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的合格率分別為98.1%、97.5%、99.4%和97.2%。其中,畜禽產品的合格率最高,達到99.4%,顯示出養殖環節的嚴格管理和有效控制。蔬菜和水果的合格率也均超過97%,表明種植環節的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水產品的合格率略低,為97.2%,但仍處於較高水平。
針對監測中發現的不合格樣品,相關部門迅速啟動隨檢隨報、隨報隨轉機制,將信息及時轉交地方農業農村部門進行處置。同時,針對突出問題,採取了「下狠手整治」的策略,重點推進藥殘攻堅治理,並部署了「一品一策」治理措施。此外,還實施了產地准出分類監管制度,公示公開質量安全風險等級信息,對高風險等級的產品實行包保管理,確保產品上市前每周巡查、批批速測。
為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相關部門與市場監管部門聯合開展了重點問題食用農產品專項整治行動。通過強化全鏈條監管,確保從生產到消費的每一個環節都得到有效監控。這一聯合行動不僅提升了監管效率,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安全的農產品。
總結
此次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通過廣泛覆蓋、嚴格檢測和及時處置,確保了各類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監測數據顯示,整體合格率達到98.3%,表明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相關部門將繼續加強監管力度,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階,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