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光伏膠膜作為光伏組件封裝的關鍵材料,其性能直接影響組件的發電效率和使用壽命。儘管光伏行業整體需求持續增長,但膠膜行業卻面臨盈利困境和產能調整的雙重壓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光伏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全球光伏膠膜龍頭企業去年實現銷售量約28.1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4.98%,但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54%至175.04億元。儘管營收下降,該企業仍保持14.72%的毛利率。相比之下,二三線膠膜企業普遍陷入虧損,其中一家企業去年光伏封裝膠膜產品毛利率為負3.19%,另一家企業該業務毛利僅為0.54%,還有一家企業封裝膠膜業務毛利率為負2.80%,同比減少9.24個百分點。
光伏膠膜行業原材料成本占總成本的70%以上,主要包括EVA和POE等大宗樹脂。去年以來,原材料價格波動對膠膜企業利潤造成顯著影響。雖然階段性原材料價格上漲,但未能完全傳導至膠膜端,導致企業利潤進一步壓縮。頭部企業憑藉原材料採購成本優勢和生產技術優勢,盈利能力仍好於中小型企業。
膠膜行業曾在2020年後經歷大規模擴產,一家企業從2021年的1.7億平方米產能擴張至2024年的8億平方米,增長近5倍。另一家企業通過募資近10億元,計劃將年產能從1.6億平方米提升至2024年底的5.4億平方米。然而,面對市場競爭加劇,部分企業已啟動產能收縮。去年11月,一家企業宣布對子公司實行停產歇業,另一家企業則放緩新產能投產速度,暫停部分低效產線生產。
今年3月搶裝潮提前透支市場需求,導致4月中旬後組件價格加速下滑,終端需求呈現疲軟態勢。膠膜生產企業普遍實施審慎銷售策略,嚴格把控應收帳款風險,主動收縮業務規模。一家企業今年一季度銷售同比縮減40%,運營重心轉向現金流管控,採取"非必要不交易"原則。
光伏膠膜行業正經歷深度調整期。龍頭企業憑藉規模優勢和技術實力保持盈利,而二三線企業普遍陷入虧損。原材料價格波動和市場需求疲軟加劇了行業壓力,推動企業轉向產能收縮和謹慎經營。預計未來行業競爭格局將趨向穩定,企業盈利能力將進一步分化,行業整合或將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