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食品 資訊詳情
中國進口食品行業轉型陣痛:消費降級與渠道變革下的生存博弈
 食品 2025-05-09 17:50:31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消費升級與降級交織、線上線下格局重塑的市場環境中,一家深耕進口食品領域28年的上市公司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其2024年財報顯示營收同比下滑超兩成至8.76億元,但通過成本優化實現扭虧為盈。這一矛盾數據折射出中國進口食品行業面臨的系統性挑戰——既要應對本土品牌崛起帶來的價格擠壓,又要適應消費場景碎片化引發的渠道變革,在雙重壓力下尋找新的增長支點。

  一、核心品牌集體失速暴露供應鏈依賴風險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食品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作為早期通過整合海外供應鏈打開市場的標杆企業,其"德亞牛奶""瓦倫丁啤酒"兩大核心產品線在2024年出現營收雙降。乳製品業務同比下滑近25%,啤酒品類降幅達2.96%。這不僅反映出國產替代品牌的快速崛起,更暴露出對單一供應鏈模式的過度依賴——當行業進入存量競爭階段時,缺乏本土化創新與成本控制能力的品牌將率先陷入困境。

  二、全渠道同步萎縮映射消費場景變遷

  線上渠道收入占比65.18%但增速驟降22.75%,線下渠道營收同比減少20.56%,這種"雙殺"態勢揭示出更深層的市場變化:傳統電商平台流量成本持續攀升,新興直播電商尚未形成有效轉化;商超等實體渠道受消費頻次下降和價格敏感度提升雙重衝擊。數據顯示進口乳製品在2024年面臨8.3%的價格上漲與15.6%的銷量下跌,消費者正用腳投票轉向性價比更高的本土品牌。

  三、進口食品行業寒冬倒逼企業戰略轉型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奶類食品進口額同比下降9.7%,這一行業性下滑背後是多重因素疊加:國產乳企通過技術升級將價格差距壓縮至12%;國際物流成本與匯率波動持續侵蝕利潤空間;Z世代消費偏好轉向即飲場景,傳統家庭囤貨需求被短保鮮奶和植物基產品分流。企業年報中"重新定義與中國消費者的連接方式"的表述,暗示著從供應鏈整合商向市場洞察驅動型企業的戰略轉型迫在眉睫。

  當行業進入價值重構期,進口食品企業需要在高端定位與大眾化定價間尋找新平衡點。如何將海外資源稟賦轉化為本土化的產品創新力?怎樣構建適應興趣電商的新型渠道體系?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僅決定著品渥食品能否突破28年發展瓶頸,更關係到整個行業能否在中國消費市場中開闢出新的增長曲線。在國產替代加速與消費場景裂變的時代背景下,進口食品企業的生存博弈才剛剛開始。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食品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