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食品 資訊詳情
2025年特定食品行業現狀分析:政策大力扶持
 食品 2025-05-09 09:45:20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當今健康需求日益增長的時代,特醫食品作為食品工業中極具潛力的細分領域,正逐漸走進大眾視野。特醫食品專門為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提供精準營養支持,在臨床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近年來,我國特醫食品行業發展迅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吸引了眾多企業的參與。但同時,行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產品認知度不高、部分人群需求未得到充分滿足等。深入了解我國特醫食品行業的發展現狀、面臨的機遇,對於把握行業未來發展方向意義重大。

  一、特醫食品企業發展態勢:數量增長、分布不均且資本多元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特醫食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我國特醫食品行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不容小覷。2016 - 2022 年,國內註冊的特醫食品企業數量逐年上升。2016 年註冊企業數小於 100 家,到 2021 年已超 300 家。不僅國內企業積極布局,國外特醫食品企業也紛紛在我國落子,如 2014 年雅培在浙江嘉興建立現代化營養品製造廠,2012 年雀巢健康科學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並於 2018 年在江蘇泰州建立中國第一個獲批的液體特醫食品生產基地。

  從地域分布來看,截至 2023 年 4 月 17 日,我國特醫食品相關企業有 1600 多家,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山東省、湖北省、江蘇省等東南部經濟發達省區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具有豐富功能性食品資源的地區。這種分布特點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特有資源優勢密切相關,經濟發達地區消費者對健康關注度高,對特醫食品的認知和接受度也更高。

  在資本分布方面,我國特醫食品企業註冊資本分布較為均衡,但呈現重資本運營傾向。註冊資本在 200 萬以內的企業占所有相關企業數量的 52.8%,200 萬以上註冊資本的企業占 47.2%,1000 萬以上註冊資本的企業達 20.3%。這預示著特醫食品行業將是一個長期增值的市場。從從業類型看,從事批發零售業的企業占 56%,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占 23%,企業主要布局在銷售和技術研發創新兩大方向。

  二、特醫食品註冊與研發:數量攀升,創新步伐加快

  2017 - 2023 年(2023 年數據截至 4 月 17 日),我國已有 104 款特醫食品註冊。其中,2019 年、2021 年註冊數量均≥20 款 / 年。註冊產品中國產品牌有 69 款,國外品牌主要集中在雀巢和雅培兩個公司旗下,共 35 款。

  國內企業在特醫食品研發上不斷發力,註冊數量逐年攀升。吉林麥孚營養科技有限公司長春分公司註冊產品數量最多,3 款及以上的企業有 10 家,還有 7 家企業完成 2 款特醫食品註冊,13 家企業完成 1 款特醫食品註冊。隨著自主產品創新和研發能力的提升,我國特醫食品行業正逐步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未來有望推出更多滿足不同需求的產品。

  三、特醫食品市場推廣現狀:潛力巨大,亟待提升認知度

  截至 2023 年 4 月 17 日,國內通過市場監督管理局審查的特醫食品推廣廣告僅有 22 條,其中雀巢健康科學(中國)有限公司占 16 條,其他企業數量較少。這表明特醫食品在國內市場的推廣力度較弱,消費者對特醫食品的認識不足,嚴重阻礙了其市場銷售。

  然而,特醫食品的市場潛力巨大。全球已知罕見病超 7000 種,中國有 2000 多萬罕見病患者,且人數每年遞增 20 萬。特醫食品和飲食治療是不少代謝罕見病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上海浦東正在積極推動罕見病治療用特醫食品的引進,開設專科專病門診。隨著國內特醫食品研發量的提高和品牌的逐漸成熟,特醫食品國內品牌的推廣將迎來新的契機,市場普及度有望大幅提升。

  四、特醫食品行業發展機遇:需求迫切,政策大力扶持

  臨床患者營養不良問題較為普遍。中國新發惡性腫瘤每年約 400 多萬,惡性腫瘤患者營養風險和營養不良的發生率高達 40% - 80%;約 44% 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存在營養不良問題;約 75% 的肝性腦病患者中度至重度營養不良;呼吸系統疾病的營養風險發生率約為 36%,營養不良發生率約為 65%,營養支持率卻較低。不同類型臨床患者的營養風險比例不同,營養不良會加重病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疾病預後。特醫食品作為營養治療的關鍵,市場需求極為迫切。

  我國不同年齡段人群對特醫食品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滿足。我國現有 0 - 3 歲嬰幼兒約 4200 萬人,適合此年齡階段的特醫食品僅有 26 款;每年約有 120 萬早產兒出生,而適用於早產兒 / 低體重兒的特醫食品目前僅有 17 款;兒童矮小症發生率為 4.3% - 4.77%,部分因營養缺乏所致,但相關特醫食品供應不足;60 歲以上人口已超過 2.4 億,2030 年預計達到 3.6 億,而在我國註冊並明確適用於 50 歲以上人群的特醫食品僅 1 款。人口政策的開放和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將進一步提升特醫食品的市場需求量。

  自 2015 年起,我國陸續發布了一系列與特醫食品相關的政策、管理辦法和標準。特定食品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註冊管理辦法》《國民營養計劃(2017 - 2030 年)》等,這些政策規範了特醫食品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臨床試驗等各個環節,有力推動了行業的規範化和健康發展。

  2019 年,浙江省將苯丙酮尿症患者食用的特醫食品納入醫保範疇,目前已有 20 多個省市跟進。國家醫療保障局也表示將根據罕見病類特醫食品臨床需求建立應急審評機制。部分特醫食品納入地方醫保範疇,為特醫食品 「進醫院、進基藥、進醫保」 提供了寶貴經驗,預示著我國特醫食品需求市場將進入高速增長的窗口期。

  我國特醫食品行業雖然起步晚,但發展迅速,在企業數量、產品註冊與研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行業在市場推廣、滿足不同人群需求等方面仍面臨挑戰。巨大的市場需求、有利的政策環境以及逐步提升的研發能力,為我國特醫食品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未來,隨著消費者認知度的提高、研發創新的持續推進以及醫保政策的進一步支持,特醫食品行業有望在 2025 年及以後實現更大規模的市場擴張,在滿足臨床營養需求、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成為食品工業中極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食品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