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於5月9日發布《2025年北京市住房發展年度計劃》,明確了未來幾年在土地供應、住房保障及金融服務等領域的核心目標與實施路徑。該計劃聚焦「穩供給、優結構、強服務」三大方向,通過精準調控房地產市場、擴大保障性住房規模、強化公積金支持作用,構建覆蓋多層次需求的居住服務體系。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住房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規劃,2025年北京將供應商品住房用地240300公頃,並同步安排475公頃保障性住房用地。政策強調「盤活存量」與「集約利用」的雙重導向,在軌道站點周邊及重點功能區優先布局保障房項目,適度提高建設強度以形成職住商融合的活力中心。此舉既控制了新增房地產用地規模,又通過站城融合策略優化空間資源配置。
計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建設籌集5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並確保8萬套各類保障房竣工交付。政策特別關注新市民和青年人的階段性住房需求,明確通過新建、改建等方式提供「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的多元化供應體系。針對大學畢業生及公共服務人員等重點群體,將建立專項配租機制,有效緩解基礎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的居住壓力。
在金融服務方面,北京將推進住房公積金直付房租業務,強化租金監管效能,並優化貸款服務模式,新增「電話貸款」直達渠道。政策還提出加大對綠色建築購房的支持力度,以及多子女家庭的差異化信貸傾斜,同步完善人才住房保障機制,通過金融工具精準匹配不同群體的居住需求。
總結來看,《2025年北京市住房發展年度計劃》以土地、保障與資金為三大支柱,構建起覆蓋從供應端到消費端的全鏈條支持體系。通過科學配置資源、創新服務模式和強化政策協同,北京正著力破解住房供需矛盾,推動實現「住有所居」向「住有優居」的跨越升級,為超大城市居住品質提升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