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5月12日,由國家能源局指導的綠證市場高質量發展政策宣介會在深圳召開。此次會議聚焦綠色電力消費與可再生能源市場化機制建設,提出通過完善制度設計、強化責任落實和創新交易模式等舉措,推動綠證市場成為能源結構轉型的核心抓手。各方代表圍繞如何構建高效規範的綠證體系展開深入探討,為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目標註入新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能源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國家能源局在會上明確表示將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框架,將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細化到重點用能單位,並加快制定《非化石能源電力消費核算辦法》。此舉旨在通過制度約束與激勵機制相結合的方式,推動企業主動參與綠色電力採購。同時,監管部門將持續優化綠證價格監測體系,確保市場定價透明合理,為電碳證協同銜接奠定基礎。
地方政府被賦予重要角色,需在營商環境改善方面持續發力,重點解決跨區域綠證流通障礙,簡化交易平台接入流程。通過建立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通道和標準化操作規範,確保市場主體能無障礙參與綠證交易,促進區域間綠色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各綠電交易平台被要求強化服務創新,根據企業與居民差異化需求開發定製化產品。包括但不限於分時段套餐、階梯式定價及長期合約等模式,以提升市場活躍度和用戶粘性。技術層面需同步升級系統功能,實現綠證核發、確權、結算全流程數位化管理。
會議強調,年綜合能耗超過5000噸標準煤的重點用能單位應率先垂範,在年度能源消費中顯著提高綠色電力占比。通過直接採購或認購綠證等方式完成消納責任權重指標,既履行社會責任又能提升ESG評級,為產業鏈上下游樹立低碳轉型標杆。
在國際合作層面,鼓勵企業與科研機構加強國際交流,參與國際綠證標準制定。通過舉辦跨國研討會、建立跨境交易平台等方式加速中國綠證體系與國際市場接軌,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構建綠色能源共同體。
此次政策宣介會勾勒出我國綠證市場發展的清晰路徑:以制度創新為引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多方協同發力構建覆蓋全產業鏈的市場化機制。當政策保障、平台支撐與企業實踐形成合力時,綠證將不僅是環境權益憑證,更將成為驅動能源革命的核心要素。隨著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目標加速落地,綠色電力市場必將釋放出更大的經濟價值與生態效益,為實現雙碳戰略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