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自2024年中國啟動新一輪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以來,市場持續釋放強勁動能。截至2025年5月11日,全國累計受理補貼申請已突破千萬份,其中新能源車更新占比超半數,報廢回收規模同比激增六成。這一系列數據不僅印證了政策對消費市場的提振作用,更凸顯出汽車產業向綠色低碳轉型的顯著成效。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汽車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25年5月11日,全國汽車以舊換新累計受理補貼申請突破1000萬份,其中2025年前四個月新增322.5萬份。在具體更新類型中,報廢更新與置換更新分別達103.5萬和219萬份,形成梯度式消費拉動效應。政策實施不僅直接刺激了居民購車需求,更通過"舊車退出新車購買資源回收"的閉環設計,推動汽車產業鏈全環節提質增效。
2025年1至4月,國內乘用車零售量達687.2萬輛,同比增長7.9%。在重點監測企業數據中,汽車類銷售額實現1.9%的環比增長。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車更新占比首次突破五成門檻,達到53%,直接帶動其累計零售量同比躍升35.7%至332.4萬輛。隨著市場滲透率攀升至48.4%,中國正加速邁向"電動化、智能化"汽車社會。
政策設計中的報廢環節成效尤為突出:14月全國共回收報廢汽車276.7萬輛,同比增長65%。這一數據不僅反映老舊車輛退出機制的有效性,更標誌著循環經濟理念在汽車產業的深化落地。通過規範化的拆解處理與零部件再利用,政策成功構建起"生產消費回收"良性循環,為行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總結
當前以舊換新政策已形成"促消費、推轉型、護生態"三位一體效應。從千萬級補貼申請到超六成報廢量增長,數據鏈清晰勾勒出政策對市場結構的優化路徑。隨著新能源滲透率持續攀升和資源循環體系不斷完善,中國汽車產業正朝著高質量發展目標穩步邁進,在滿足消費升級需求的同時,為全球綠色出行變革貢獻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