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港口 資訊詳情
航運市場回暖信號顯現:中美貿易緩和與中東局勢雙重提振
 航運 2025-05-12 21:19:21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今日午後,集運指數(歐線)主力合約突然大幅上漲並封漲停,這一異常波動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分析師指出,這不僅是對當前宏觀環境變化的回應,更折射出航運業在多重因素交織下的複雜態勢。

  一、集運市場短期反彈背後的驅動因素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航運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5月12日,集運指數(歐線)主力合約午後直線拉升,最終以16%漲幅收於1466.2點。這一表現與中美貿易局勢緩和密切相關——雙方近期釋放的談判信號提振了多頭情緒,部分航司亦嘗試在6月份將運價挺升至2900美元/TEU的關鍵位置。值得注意的是,該指數此前已從2月高點下跌51.7%,市場對貿易戰風險的悲觀預期已被大幅消化,當前反彈可視作利空出盡後的技術性修復。

  二、中東局勢緩和對航運通道安全的積極影響

  地緣政治層面傳來利好消息:哈馬斯宣布將釋放最後一名存活美國人質Edan Alexander,並與美國就加沙停火展開密集談判;胡塞武裝則同意暫停襲擊紅海航線上的美國船隻,換取美方停止軍事行動。這一系列進展顯著降低了蘇伊士運河紅海航線的潛在風險,為歐亞貿易通道安全提供了支撐。數據顯示,全球貨櫃船運力規模已超過3222萬標準箱(TEU),同比增幅收窄至8.7%,地緣衝突緩和有助於減少供應鏈中斷導致的運力損耗。

  三、運力供需矛盾仍是歐線復甦的關鍵挑戰

  儘管短期情緒回暖,但集運市場的核心問題仍未解決。當前歐線貨運需求仍不足以消化偏高的運力規模,部分航司試圖通過停航運力調配(如將美線船舶轉至其他航線)來緩解壓力。分析指出,6月下旬實際運價能否企穩需觀察上旬裝載情況,而中美關稅政策的最終走向將決定「潛在運力增量」是否消失——若美國補庫行為延續至10月,歐線或因運力回流迎來階段性利好。

  四、未來趨勢:關稅政策與地緣政治的雙重變量

  綜合來看,當前航運市場處於多空交織狀態:一方面,中美貿易談判進展和中東停火協議為情緒面提供支撐;另一方面,運力過剩問題仍懸而未決,歐線供需失衡尚未逆轉。若6月挺價嘗試成功且關稅政策持續緩和,集運指數可能延續反彈;反之,則需警惕市場對宏觀預期反覆波動的敏感反應。

  總結:此次集運市場的異動既是短期事件驅動的結果,也反映了行業在地緣政治與貿易環境雙重變局下的脆弱性。未來航運業能否真正回暖,仍取決於中美關稅政策落地、中東局勢持續緩和以及全球供應鏈修復進度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投資者需密切關注6月份裝載數據及運價實際執行情況,在樂觀預期中保持對供需基本面的關注。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航運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