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市場動態與政策面共振 帶動航運板塊強勢崛起
5月14日A股呈現窄幅震盪態勢,上證指數微漲0.19%收於3381.17點,深市主要股指小幅回落。值得關注的是,航運物流與大金融板塊表現亮眼,中遠海發、寧波海運等多隻個股封上漲停,銀行股集體刷新歷史高位。市場結構分化背景下,政策支持疊加行業基本面改善成為推動航運及相關領域走強的核心動力。
央行當日開展92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維持1.40%不變,但因到期量達1955億元,單日淨回籠規模擴大至1035億元。流動性適度調節的同時,國務院發布2025年度立法規劃,強調強化涉外法治建設與重點領域立法進程,為金融市場長期穩定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廣州市同步推出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舉措,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養老屬性產品,並支持養老產業企業通過資本市場擴大融資渠道,間接利好航運等實體行業資金需求。
航運物流股集體走強背後反映多重邏輯支撐:其一,地緣政治衝突持續推升運輸成本,紅海事件導致船舶繞航效應顯著拉長運距,推動2024年航運業營收同比增長22%,歸母淨利潤大增64%;其二,集運與干散貨市場景氣度回升形成共振,油運板塊因全球能源貿易格局重構同樣獲得增量需求。行業分析師指出,在區域航線網絡優化及東南亞市場開拓下(如「泰越絲路快航」等精品線),航運企業正通過完善供應鏈布局增強抗風險能力,並打開第二增長曲線。
1. 貨櫃製造與租賃龍頭:依託全球貿易復甦及老舊箱替換需求,其船舶租賃業務將在2027年新船交付後迎來產能釋放期,疊加高端裝備製造優勢,業績增長確定性較強。
2. 區域航線領跑者:通過東南亞市場深度運營,公司已成功複製高附加值航線模式,未來有望持續受益於RCEP協定帶來的貿易紅利。
3. 港口物流樞紐:圍繞兩江布局的供應鏈網絡覆蓋倉儲、運輸全鏈條,形成資源整合壁壘,抗周期能力顯著提升。
4. 干散貨運力擴張先鋒:外貿業務占比快速提高帶動營收增長,隨著國際干散貨市場景氣企穩向好,新增運力投入將進一步打開盈利空間。
總結與展望:航運業高景氣周期延續可期
當前A股結構性行情中,航運物流板塊憑藉政策紅利、地緣擾動下的運輸溢價以及企業自身戰略升級,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從數據看,行業營收增速與淨利潤增幅均處於歷史高位區間,且關鍵驅動因素(如區域貿易增長、運力結構調整)有望在2025年前持續發力。隨著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拓寬及政策配套支持落地,相關上市公司正通過差異化布局強化競爭優勢,在新周期中占據戰略主動地位。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具備全球化運營能力與成本管控優勢的企業,把握行業長期價值成長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