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機動工業車 資訊詳情
「四維治理創新實踐 莒南縣多措並舉破解叉車安全監管難題「
 叉車 2025-05-13 11:40:16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縣域工業生產中,叉車作為特種設備因使用頻率高、風險點多成為安全管理的"痛點"。針對這一現狀,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創新推行"四由"監管模式,通過系統性治理和長效化機制建設,有效破解了叉車安全監管難題。自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縣已完成444家使用單位、949台叉車的全面排查工作,發現並整改隱患355項,新登記註冊叉車達94台,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成效顯著提升。

  一、溯源排查:精準識別風險點 全面消除安全隱患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叉車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監管部門通過深度分析日常監管數據,系統梳理出企業安全管理意識薄弱、操作人員流動性大、老舊設備使用率高等關鍵風險因素。針對"重效率輕安全""資質不全車輛帶病作業"等典型問題,開展全覆蓋隱患篩查行動,重點核查叉車登記註冊、定期檢驗和操作人員持證情況,確保實現應登盡登、應檢盡檢、應持盡持的監管閉環。

  二、前置服務:構建培訓指導體系 提升安全防範意識

  創新推行"靶向式"行政指導模式,根據縣域磨料磨具、貨櫃拆解等特色產業分布特點,分區域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專題培訓。通過"理論+實操"雙軌教學,在企業廠區設置流動課堂,組織專業教員現場演示叉車操作規範。這種將培訓服務前置到生產一線的做法,有效解決了從業人員取證難問題,累計完成近千人次的技能培訓

  三、協同共治:凝聚多方監管合力 形成安全治理網絡

  建立市場監管部門內部聯動機制,整合執法骨幹與技術力量組建專業檢查組,並聯合檢驗機構成立流動檢測隊深入企業車間開展設備檢驗。通過明確"兩有證一檢驗"核心標準(使用登記證、作業人員資格證、定期檢驗合格證),形成"監管單位督導+檢驗機構支撐+企業自查整改"的協同治理模式,破解了基層監管力量不足難題。

  四、長效防控:建立常態化機制 推動安全管理升級

  構建"排查整改驗收回頭看"全周期管理流程,對未登記叉車、超期設備等違法行為實施動態清零。通過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推動建立設備台帳數位化管理系統和人員培訓長效機制,確保隱患發現一處整改一類。同時將叉車安全納入年度安全生產考核指標,形成持續改進的監管生態。

  通過"四由"思維的系統化應用,莒南縣市場監管局不僅實現了叉車安全監管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防控的轉變,更構建起企業自律、部門聯動、社會共治的安全管理新格局。這種以問題為導向、注重源頭治理與長效建設相結合的創新實踐,為縣域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提供了可複製的經驗範式,在保障生產安全的同時有力護航了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叉車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