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國際金價近期經歷顯著回調。5月13日現貨黃金開盤觸及3240美元/盎司後震盪下行,最低跌至3215.5美元,較4月創下的歷史峰值3509.9美元/盎司已累計回落超8%。受此影響,國內金飾價格普遍跌破千元大關,周生生、老鳳祥等品牌金飾報價均降至每克不足千元水平。市場分析指出,金價波動與中美貿易局勢緩和、美元指數走強及地緣風險降溫等因素密切相關,黃金短期調整壓力顯現但長期支撐邏輯未變。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金飾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期黃金市場的下跌可歸因於多重關鍵變量共振:首先,中美就關稅問題達成階段性共識後,市場避險情緒明顯緩解。投資者從黃金等傳統避險資產轉向風險資產,導致資金撤離壓力增大。其次,美元指數受貿易利好提振大幅回升,推高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在其他貨幣中的相對價格,抑制境外購買需求的同時,也抬升了美元債券收益率,增加了持有「無息」黃金的機會成本。最後,地緣政治風險邊際緩和進一步削弱了黃金作為避險工具的需求支撐。
從技術層面觀察,當前金價已跌破3250美元關鍵位,若失守3200美元心理關口,可能觸發向下測試3150美元的補跌行情。市場焦點轉向即將公布的美國通脹數據與零售銷售表現:若CPI或PPI超預期反彈,黃金可能出現階段性修復性上漲;反之則可能因美元走弱獲得技術支撐。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年內累計漲幅已逾25%,但全球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地緣不確定性及低實際利率環境仍構成核心支撐。部分機構甚至預計金價將在年底前重返3500美元高位。不過短期調整空間猶存,花旗等機構已將三個月目標價下調至3150美元附近。
國內金飾價格隨國際行情同步回落,周生生、老廟黃金等品牌單克報價較前日下跌716元。這一現象既反映了金價傳導機制的靈敏性,也暗示消費者對貴金屬價格波動的敏感度提升。從投資角度而言,當前市場呈現「先探底後震盪」的可能路徑:流動性寬鬆環境與地緣風險餘波或限制黃金深度回調空間,但短期內投資者需警惕技術性調整壓力。
結語
綜合來看,國際金價在多重因素交織下短期面臨方向選擇,但中長期仍受基本面支撐。金飾價格波動直觀映射出市場情緒變化,而黃金作為避險與抗通脹資產的本質屬性,使其在全球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中持續扮演重要角色。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美國經濟數據及地緣局勢進展,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把握結構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