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食品 資訊詳情
2025年櫻桃行業現狀分析:澄城縣櫻桃產業年產值達9000萬元
 櫻桃 2025-05-14 09:08:03

  櫻桃作為備受消費者喜愛的水果,近年來在市場上熱度持續攀升。2025年,櫻桃行業發展呈現出多樣的態勢,各地櫻桃產業在種植規模、品種培育、市場銷售等方面不斷探索與發展。其中,陝西省澄城縣的櫻桃產業頗具代表性,其發展現狀不僅反映出自身特色,也為整個櫻桃行業提供了經驗與思考。

2025年櫻桃行業現狀分析:澄城縣櫻桃產業年產值達9000萬元

  一、澄城縣櫻桃產業發展的歷程與規模

  澄城縣的櫻桃產業起步於21世紀初,當時蘋果市場不景氣,促使當地探索特色產業發展道路。最初,部分村民率先嘗試種植櫻桃,經過多年發展,櫻桃種植從發源地逐漸輻射到周邊多個村莊。《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櫻桃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截至目前,澄城縣已建成西北最大的櫻桃集散地,配備冷鏈物流、智能分揀線等設施,吸引眾多外地客商合作,年交易量超3萬 t,年產值達9000萬元,櫻桃成為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小櫻桃、大產業」 的發展模式成效顯著。

  二、澄城縣櫻桃產業的發展優勢

  (一)自然地理優勢得天獨厚

  澄城縣位於北緯 35° 的關中平原,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這裡黃土深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12℃,降水量680mm,無霜期204d,海拔685m 。如此優越的自然條件,完全符合櫻桃喜光、喜溫、喜肥的生長特性,是種植櫻桃的理想之地。

  (二)政策支持力度大

  2020年,當地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於櫻桃產業發展的政策。對新建櫻桃園給予資金獎勵補助,計劃發展大規模的優質早熟櫻桃基地。同時,聚焦技術升級及品牌打造等配套措施,給予政策傾斜,推動了澄城櫻桃果品質量提升和種植面積的快速增長。

  (三)科技助力產業升級

  澄城縣積極與科研單位合作,引進先進技術。通過設施栽培技術,突破季節限制,實現櫻桃反季節生產,溫室櫻桃提前1個多月上市,大棚櫻桃提前 20d 上市,價格提升 50% 以上。此外,還引進和培育了眾多櫻桃品種、砧木品種,出台多項技術規程和市級標準,讓澄城櫻桃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三、澄城縣櫻桃的品種、砧木與栽培模式

  (一)豐富多樣的櫻桃品種

  澄城櫻桃的栽培品種多達30多個,其中『早大果』『美早』『紅燈』『布魯克斯』『薩米脫』等應用較為廣泛。近年來,還引進了德國『雷潔娜』、捷克的『科迪亞』『塔瑪拉』等新優品種。這些品種各有特點,早、中、晚熟品種結構比例為 20∶75∶5 ,滿足了不同時段的市場需求。

  (二)多種砧木各顯優勢

  澄城櫻桃應用的砧木有『馬哈利』、吉塞拉系列、京春系列等。吉塞拉系列和京春系列應用較多,均占 40% - 50%。不同砧木對櫻桃樹的生長影響不同,『馬哈利』根系發達,樹體健壯;吉塞拉系列早果豐產性好;『京春 1 號』抗根瘤能力強,『京春 3 號』易形成花束狀果枝。

  (三)栽培模式的轉變

  澄城縣櫻桃種植初期以喬砧稀植為主,後來矮砧密植栽培逐漸興起並占據主導地位。喬砧稀植樹體大,個體產量高,但掛果晚、管理成本高;矮砧密植則樹體小、栽植密度大、掛果早、豐產性好,便於機械化作業,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四、澄城縣櫻桃產業的品牌建設與經濟效益

  (一)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澄城櫻桃」 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榮獲多個榮譽稱號,並連續舉辦多屆櫻桃營銷季推介活動,承辦重要行業會議,在國際櫻桃擂台賽中屢獲佳績。此外,還與企業合作打造新品牌,使得澄城櫻桃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到 12.32 億元,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二)經濟效益顯著

  澄城設施大櫻桃 3 月底至 4 月底上市,露地櫻桃 5 月中下旬至 6 月底上市。當地櫻桃銷售基本順暢,效益較高。露地大櫻桃售價 30.00 - 40.00 元 /kg,666.7m² 平均收入近 3 萬元;設施櫻桃售價 80.00 元 /kg ,666.7m² 平均收入達到 5 萬元。部分精品櫻桃還出口創匯,2021 年首次出口阿聯杜拜,2023 年出口至杜拜的櫻桃單批次達 1.4t,2024 年又進入泰國市場。

  五、澄城縣櫻桃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生產基礎存在短板

  苗木繁育體系不夠完善,優質苗木供應不足。櫻桃品種布局不夠合理,單一品種比重過高,抗風險能力較弱。部分果園樹齡老化,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水肥匹配不佳,影響櫻桃品質的提升。

  (二)采後處理能力有待提高

  櫻桃采後存在地頭收購、混裝銷售、預冷滯後的現象。冷藏設施存在區域性過剩和結構性短缺問題,缺乏氣調庫,采後預冷能力僅不到 2%,遠低於山東省的 45%。分級分選設施利用率不高,導致櫻桃在銷售端的品質一致性較差,貨架期較短。

  (三)配套服務發展滯後

  櫻桃產業在勞動用工組織化、生產服務社會化、田間作業機械化方面程度較低。農忙時用工難以保障,專業化、社會化組織發展不足,果業農機合作組織少且小,果園機械化率不足 30%,作業成本高且效率低。

  (四)防災減災能力不足

  澄城縣地處渭北旱塬,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易受乾旱、大風、霜凍、冰雹、強降雨等極端天氣影響。設施櫻桃面積僅有333.3hm² ,避雨棚、防鳥網等設施面積占比不足栽植面積的 1/4。2023年櫻桃採收季的連陰雨天氣,致使全縣櫻桃受災面積達 2600hm² ,裂果占比高,經濟損失達3.2 億元。

  六、推動澄城縣櫻桃產業發展的建議

  (一)強化政策扶持力度

  充分利用現有政策,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將更多財政銜接資金投向櫻桃產業。抓住機遇創設新的支持政策,如設立果業專項,建立融資平台,引導銀行開發金融產品。同時,統籌縣級部門涉農涉果政策,形成政策合力。

  (二)加快設施化改造進程

  嚴格執行櫻桃設施化建設相關意見,加大果園避雨棚、冷棚、鋼構棉被棚建設力度,提高設施化櫻桃栽植占有率。推廣 「矮密早」 栽植技術,加強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提升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少損失。

  (三)提升櫻桃營銷水平

  以當地櫻桃交易市場和龍頭企業為依託,構建現代化冷鏈物流體系和大數據平台,加強與大型果品營銷企業合作,建設標準化供應基地。培育短視頻專業人才,拓寬線上銷售渠道,拓展沿海發達地區高端市場,融入 「一帶一路」 發展格局。

  (四)加強櫻桃產後處理

  加快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項目建設,提升果品貯藏和冷鏈物流水平,構建全程冷鏈運輸體系。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專業合作社為主體,開展統一分揀、預冷、銷售服務,延長櫻桃貨架期。發展果品加工產業,引進大中型果品深加工企業,增加智能分級選果線,提高產業效益。

  (五)完善全產業鏈經營體系

  優化櫻桃品種布局,根據區域特點打造產業核心區,推動品種差異化發展和種植模式轉型。集成先進技術,創建高質高效示範園,帶動技術轉化。打造果品企業產銷聯盟,構建 「產地供應、冷鏈物流、終端銷售」 立體布局,加強宣傳推介,拓展市場。

  (六)強化人才與科技支撐

  發展專業化服務隊伍,扶持農機作業專業合作社,開展全鏈條社會化服務。組建專家團,為產業發展提供常態化指導。創新技術人員培訓機制,為主產鎮培育專業化人才和經營主體 「頭雁」 隊伍。

  綜上所述,2025年澄城縣櫻桃產業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其發展歷程展現出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成長軌跡,在自然地理、政策、科技等方面具備明顯優勢,品牌建設和經濟效益成果突出。然而,生產基礎、采後處理、配套服務和防災減災等方面的問題制約著產業進一步發展。通過強化政策支持、推進設施化改造、提升營銷水平、加強產後處理、完善產業鏈經營體系以及強化人才科技支撐等建議措施的實施,有望解決現存問題,推動澄城縣櫻桃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全國櫻桃產業發展提供可借鑑的經驗,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讓 「小櫻桃」 真正成為帶動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 「大產業」。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櫻桃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