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一季度數據顯示,我國鋼材產量突破3.5億噸,同比增長6.1%,行業整體呈現穩中有進態勢。在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鋼鐵產業通過技術創新和結構優化實現效益提升,為全年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隨著"雙碳"目標縱深推進,綠色轉型已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引擎,推動全產業鏈向低碳、循環方向加速變革。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鋼鐵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鋼鐵行業延續穩健增長勢頭,鋼材產量達3.51億噸,同比增幅6.1%。在市場需求回暖與產能優化雙重驅動下,企業運營效率顯著提高,經營效益較去年同期明顯改善。當前行業正通過技術升級和管理創新,著力破解資源環境約束,在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同時探索可持續發展新路徑。
鋼鐵行業轉型升級進入關鍵階段,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國已有141家鋼鐵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低碳鋼材占比快速攀升。通過推廣再生鋼鐵原料替代鐵礦石工藝,行業單位產品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推動資源利用模式向"閉環循環"轉型。按計劃到2025年底,重點區域鋼鐵企業將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我國有望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清潔鋼鐵生產體系。
從市場分布看,我國現有存續鋼鐵行業相關企業超過10.6萬家。2025年新增註冊企業達8100餘家,顯示行業創新活力不斷增強。區域集聚效應顯著,遼寧省以超1.2萬家企業位居首位,江蘇省和廣東省分別擁有約1萬餘家相關企業。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數據顯示當前涉訴鋼鐵企業占比6.82%,反映出行業在快速擴張中仍需加強合規經營與風險防控。
通過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和極致能效計劃,鋼鐵企業在環保績效提升方面成效顯著。再生資源利用體系的完善使二氧化碳年減排量大幅提升,綠色工藝技術的應用有效降低了單位能耗。這些創新舉措不僅助力企業應對環境法規要求,更為行業在全球價值鏈中重塑競爭力提供了堅實支撐。
總結而言,我國鋼鐵產業在2025年開年以來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在產量規模、技術升級和綠色發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隨著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收官目標的臨近,行業將加速構建綠色低碳發展新格局,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重要力量。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鋼鐵企業需在鞏固既有優勢的同時,持續強化技術創新與風險管控能力,推動全產業鏈向更高水平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