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鋼鐵 資訊詳情
2025年鋼鐵行業政策分析:回歸常態化盈利水平的關鍵策略
 鋼鐵 2025-04-08 14:58:30

  2022—2024年,鋼鐵行業經歷了連續三年的低效益運行,營業收入利潤率持續低於1%,這一現象在2000—2021年間未曾出現。2024年,鋼鐵行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率降至0.36%,為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面對這一嚴峻形勢,鋼鐵行業亟需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調控,回歸常態化盈利水平。本文通過對鋼鐵行業近年來的經營數據和市場環境的分析,探討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並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鋼鐵行業政策分析

  一、鋼鐵行業效益低迷的原因分析

  (一)鋼鐵供需矛盾凸顯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鋼鐵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年,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達到10.48億噸的歷史峰值。此後,粗鋼表觀消費量逐年下降,2024年降至8.93億噸,較歷史峰值下降了約1.5億噸。與此同時,2020—2024年我國粗鋼產量連續五年保持在10億噸以上。儘管2021—2024年粗鋼淨出口量逐年增長,但出口鋼材及鋼坯隨時可以轉化為國內有效供應量,國內市場潛在的供需矛盾並未得到有效化解,反而有進一步激化的風險。受供需矛盾影響,國內鋼材價格指數自2021年10月以來保持動態下跌態勢,2024年12月鋼材綜合價格指數(CSPI)為97.47,較2021年9月歷史最高點下降了38%。

  (二)鋼鐵上游原燃料行業擠壓盈利空間

  鋼鐵行業政策分析顯示2020年,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3.4%,處於歷史正常盈利水平。然而,2024年該行業出廠價格指數(PPI)較2020年僅增長2.42%,而上遊行業如煤炭開採和洗選業PPI較2020年增長37.3%,黑色金屬礦採選業增長9.9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39.06%,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25%。這表明,2024年鋼鐵行業鋼材銷售價格與上遊行業原燃料及電力價格的價差遠遠小於2020年的水平,鋼鐵產業鏈價格結構失衡是導致鋼鐵行業近3年處於盈虧邊緣的主要因素。

  二、鋼鐵行業回歸常態化盈利水平的政策導向

  (一)調控供應端產量規模

  鋼鐵行業效益回歸常態化盈利水平,需要鋼材價格保持基本穩定的波動狀態,而非持續震盪下行。鑑於疫情緩解及經濟政策逐步回歸常態,鋼鐵需求必然回落,因此化解當前鋼鐵供需矛盾,更需要從供應端入手。通過市場及環保約束等手段,調控鋼鐵產量規模,並營造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在執行約束性政策時,應避免出現地區差異化,確保政策的公平性和一致性。

  (二)優化鋼鐵產業鏈價格傳導機制

  鋼鐵產業鏈價格傳導機制需進一步優化完善。近年來,鐵礦石、煤炭價格下降時點滯後於鋼材價格下降時點,且下降幅度明顯弱於鋼材價格下降幅度。進口鐵礦石價格「居高不下」的本質是供應方通過壟斷獲取超常態利潤。2022—2024年,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等主要礦山企業的淨利潤率分別為49.71%、26.42%、17.25%;43.04%、19.4%、15.7%;23.54%、18.42%、21.57%。這些企業的盈利水平遠高於其他採礦業和製造業企業。國內煤炭價格的「居高不下」則與國內煤炭市場供需關係「偏緊」密切相關。因此,優化鋼鐵產業鏈價格傳導機制,規避原料端壟斷對產業鏈利潤的「擠壓」,是鋼鐵行業回歸常態化盈利水平的重要前提。

  三、鋼鐵行業政策建議

  (一)實施科學評估與分類扶持

  在鼓勵性政策方面,政府及金融等相關部門應對鋼鐵企業進行科學評估與分類,重點扶持環境友好性強、遵紀守法、創新能力突出的鋼鐵企業。通過政策引導,促進鋼鐵行業轉型升級,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力。

  (二)加強市場與環保約束

  通過市場機制和環保標準,調控鋼鐵產量規模,優化產業結構。嚴格環保要求,推動鋼鐵企業節能減排,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同時,加強市場監管,打擊非法生產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四、總結

  2022—2024年,鋼鐵行業經歷了連續三年的低效益運行,營業收入利潤率持續低於1%,2024年降至0.36%,為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這一現象主要由供需矛盾和上游原燃料行業擠壓盈利空間導致。為回歸常態化盈利水平,鋼鐵行業需要從供應端入手,調控產量規模,優化產業鏈價格傳導機制,規避原料端壟斷對利潤的「擠壓」。政府及相關部門應通過科學評估與分類扶持,推動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同時加強市場與環保約束,促進鋼鐵行業可持續發展。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鋼鐵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