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跨境物流效率成為推動貿易發展的關鍵因素。此次中越(昆明—河內)國際道路直達運輸的開通,不僅打通了中國西南地區與越南北部的重要貨運通道,更通過創新運輸模式和簡化通關流程,為大湄公河次區域的互聯互通提供了新範本。這一舉措標誌著兩國在跨境物流合作領域邁入新階段,也為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道路運輸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5月14日,中越(昆明—河內)國際道路運輸開通活動發車儀式在雲南昆明綜合保稅區舉行。此次運輸任務採用「一箱到底」「一車到底」的直通模式,6輛貨運車輛和1輛客車組成的車隊從昆明出發,經河口公路口岸出境,全程約700公里,預計2天抵達越南首都河內。相較於傳統多段轉運的跨境運輸方式,新模式可為每輛車節省約1天時間及千元成本,大幅提升了物流時效與經濟性。
車隊途經越南老街、安沛、越池等重要城市和地區,覆蓋了中越邊境至河內的核心交通網絡。為確保運輸活動順利開展,中越雙方代表團全程隨行調研,重點優化通關流程與沿途服務支持。此舉不僅驗證了跨境道路運輸的可行性,還通過實地考察為後續常態化運營積累了經驗,進一步強化了兩國在大湄公河次區域便利貨物及人員往來的合作基礎。
此次運輸活動依託《大湄公河次區域便利貨物及人員跨境運輸協定》(CBTA)框架,實現貨運車輛持統一證件首次直達越南腹地。通過簡化手續和標準化流程,運輸企業無需在邊境進行二次裝卸或更換車輛,顯著降低了操作複雜度與額外費用。據測算,新模式使每輛貨車成本節省約1000元,並將全程耗時壓縮至傳統模式的60%以內,為區域貿易提供了更高效、更具競爭力的物流解決方案。
【總結】
中越(昆明—河內)國際道路直達運輸通道的開通,不僅是兩國深化跨境合作的關鍵里程碑,更是大湄公河次區域互聯互通的重要實踐。通過創新運輸模式與政策協同,該路線有效提升了物流效率和成本優勢,為未來擴大貿易規模、促進人員往來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後續運營的常態化推進,這條新通道有望成為連接中國—東協市場的戰略紐帶,持續釋放區域經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