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加速,交通運輸行業正迎來一場深刻的變革。到2035年,我國將初步建立以清潔低碳能源消費為主、科技創新為關鍵支撐、綠色智慧節約為導向的交通運輸用能體系。這一目標的實現,不僅將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還將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中國方案。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交通運輸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將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這一轉變不僅將大幅減少交通運輸行業的碳排放,還將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快速發展。新能源營運重卡的規模化應用,將進一步降低物流運輸的碳足跡,提升整體運輸效率。
科技創新是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通過加強交通基礎設施清潔能源開發用地用海等支撐保障,鼓勵交通與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同步開發、招商,將有效提升交通運輸能源系統的應急能力。交通基礎設施網與能源網的協同互動,將為綠色智慧交通提供堅實的技術基礎。
因地制宜推進鐵路、公路、港口航道和樞紐場站等交通基礎設施的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是實現交通運輸綠色轉型的重要途徑。通過統籌規劃交通運輸清潔能源供應保障體系,將確保清潔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的廣泛應用,推動行業向綠色、低碳、可持續方向發展。
到2035年,我國將基本建成交通運輸綠色燃料供應體系。這一體系的建立,不僅將保障交通運輸行業的能源供應安全,還將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可複製的經驗。通過加強交通與清潔能源基礎設施的協同發展,將實現交通運輸與能源的深度融合,推動行業向更高水平邁進。
總結
到2035年,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將初步建立以清潔低碳能源消費為主、科技創新為關鍵支撐、綠色智慧節約為導向的用能體系。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主流,新能源營運重卡規模化應用,基本建成交通運輸綠色燃料供應體系。這一系列目標的實現,將推動交通運輸行業向綠色、低碳、可持續方向發展,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