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教育 資訊詳情
京津教育資源賦能雄安:協同育人新篇章
 教育 2025-05-15 14:00:17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京津冀深化教育協作推動新區高質量發展

  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框架下,教育領域合作持續釋放新動能。5月15日,教育部聯合京津冀三地教育部門在雄安新區召開專題推進會,宣布新一批教育幫扶項目落地,通過名校(園)長工作室建設、跨區域共建校掛牌等舉措,加速優質教育資源向雄安新區集聚,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重要支撐。

  一、名校(園)長工作室擴容提質

  第二批9個"領航名校(園)長工作室"在推進會上集中揭牌。這些工作室由京津兩地知名中小學校和職業院校的管理團隊領銜,涵蓋基礎教育全學段,包括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及義務教育階段。通過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工作室將重點圍繞課程建設、師資培訓、教學創新等領域輸出經驗,助力雄安新區打造高水平教師隊伍。數據顯示,新成立的工作室數量較首批增加30%,覆蓋學校類型更加多元。

  二、11所跨區域共建校開啟協同發展新模式

  同步掛牌的京雄、津雄"手拉手"共建校共計11所,涉及中小學及幼兒園等不同辦學層次。北京方面包括知名小學、特色幼兒園和職業院校代表;天津方面則有省級示範性學校與優質學前教育機構參與。這些結對學校將通過聯合教研、幹部教師互派、學生實踐活動等方式展開深度合作,在校園文化共建、數位化教學資源開發等方面探索創新路徑。

  三、教育資源輻射網絡基本成型

  隨著本次項目的啟動,京津兩地已有超過20個教育協作平台在雄安落地生根。數據顯示,第二批項目覆蓋新區所有片區,直接受益師生預計達數萬人。通過構建"名校帶新校""骨幹帶團隊"的立體化幫扶體系,有效提升了本地學校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疏解人員子女就近享受優質教育的比例顯著提高。

  此次教育協作升級標誌著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的制度創新進入深水區。從職業教育到學前教育全鏈條的資源導入,不僅夯實了雄安新區公共服務配套基礎,更通過人才培育前置布局為未來產業發展儲備動能。隨著合作機制持續深化,"北京效率""天津經驗"與"雄安速度"的融合效應將加速釋放,為全國區域教育協同發展提供可複製的示範樣本。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教育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