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中國與智利的經貿合作持續深化,以車厘子為代表的智利特色農產品加速進入中國市場,成為兩國雙邊貿易增長的重要引擎。數據顯示,2024年前四個月,中國自智利進口規模突破1631.9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其中車厘子等農產品表現尤為亮眼。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車厘子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作為中智貿易的典型代表,車厘子憑藉其品質與市場認可度,在中國市場占據重要地位。海關總署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四個月中國自智利進口車厘子總額達175.4億元,占同期對智利進口總值的16.2%。這一數據不僅體現了消費者對中國產車厘子的強勁需求,也凸顯了智利連續十多年保持中國最大車厘子供應國的地位。此外,冷凍螃蟹、牛油果等其他智利農產品也在華市場穩步擴展。
自2006年兩國簽署首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以來,中智貿易規模實現了跨越式增長。數據顯示,雙邊貿易額從協定生效初的708.5億元攀升至2024年的4379.5億元,年均增速達11.2%。這一成果離不開制度性合作的支持:作為南美洲首個與中國實施AEO(經認證經營者)互認安排的國家,智利與中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顯著提升。雙方通過降低關稅、簡化通關流程等措施,進一步激活了市場活力。
當前,智利已成為中國在拉美地區的第三大貿易夥伴,而中國則穩居其全球最大貿易夥伴地位。這種深度互嵌的經貿關係不僅體現在農產品領域,更延伸至能源、礦業和製造業等多領域合作。隨著中智自貿協定升級談判持續推進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框架下的協同效應顯現,雙方在高端食品加工、冷鏈物流等領域的合作空間將進一步打開。
綜上所述,車厘子作為中智貿易的「先行者」,不僅折射出兩國經貿互補性的持續釋放,更預示著未來農產品跨境流通與產業鏈協作的新機遇。從單一產品到多元品類,從中短期增長到長期制度紅利,中國與智利的合作正以開放創新的姿態,在全球供應鏈重構中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