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上周國際原油市場延續震盪態勢,在美聯儲政策轉向預期、OPEC+供應調整及庫存數據波動的共同作用下,價格呈現區間內寬幅波動。當前市場在供需基本面邊際變化與宏觀風險情緒反覆中尋求平衡,短期內缺乏明確方向性驅動因素。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油價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上周美聯儲5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鮑威爾多次強調"等待觀察"的貨幣政策立場,暗示6月降息機率降至歷史低位。這一表態顯著削弱了市場對宏觀利多的期待,美元指數回升壓制商品價格上行空間。儘管英美達成部分關稅減免協議緩解貿易摩擦擔憂,但歐盟仍在評估反制措施可能性,地緣政治風險仍存。中東局勢雖未升級至能源供應鏈中斷級別,但巴以衝突僵持狀態持續為市場帶來隱性溢價。
OPEC+維持現有產量政策框架不變,哈薩克斯坦最新表態顯示其將履行協議承諾,部分抵消市場對補償減產執行力度的疑慮。數據顯示4月該組織原油日均產量2850萬桶,較3月基本持平。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原油產量連續三周下降至1270萬桶/日,疊加伊朗出口受制於歐盟制裁,全球供應端緊縮預期有所增強。本周即將公布的機構報告中,OPEC月報對4月實際減產執行率的披露將直接影響市場信心。
美國最新周度數據顯示原油庫存延續去庫趨勢,API和EIA分別減少449.4萬桶與203.2萬桶。但進口量回升至780萬桶/日水平,出口卻降至265萬桶/日,供需平衡壓力顯現。成品油市場分化顯著:汽油庫存意外增加18.8萬桶終結九周連降,主因煉廠開工率升至91%;精煉油庫存僅減少110.7萬桶,顯示終端消費復甦動能不足。這種結構性矛盾可能通過裂解價差傳導抑制原油價格彈性。
當前油價在7580美元/桶區間震盪的格局短期內難以打破。供應端OPEC+政策執行力度和美國頁岩油復產速度構成上行約束,而宏觀經濟增長放緩與成品油需求疲軟形成下行壓力。值得關注的是三大機構月報對供需平衡表的調整方向:若OPEC確認減產合規率提升且IEA調降需求預測,則可能引發技術性回調;反之若美國庫存超預期去化疊加關稅政策緩和,或打開上行空間。投資者需緊密跟蹤6月初OPEC+會議與主要經濟體宏觀數據動向。
總結而言,國際油價在多重矛盾交織下呈現高位震盪特徵。供應端的主動調節與需求端的現實表現形成拉鋸,而貨幣政策轉向預期延後進一步削弱了金融屬性支撐。短期內市場將維持窄幅波動,在關鍵變量明朗化前難以突破現有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