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板材類 資訊詳情
2025年面板行業分析:OLED引領變革,全球產能加速重構
 面板 2025-05-16 14:01:45

  隨著顯示技術的不斷進步,面板行業在全球範圍內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2025年,面板行業呈現出OLED技術加速滲透、全球產能布局調整以及市場需求動態變化等多方面特點,值得深入探討。

面板行業分析

  一、OLED技術拓展面板市場新邊界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面板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在顯示技術領域,OLED憑藉其獨特的優勢,正在不斷拓展面板市場的應用邊界。OLED在手機市場的滲透率持續攀升,2025年預計達到61.1%,其影響力正從手機領域向PC端延伸,成為面板行業新的增長極。據預測,2025年OLED PC(monitor)出貨量可達300萬台,年增率為49%;2026年將上升至420萬台,年增41%。面板廠商們紛紛加大在OLED領域的投入,展示出諸多創新成果。例如,某面板企業展出了旗下技術品牌以及印刷OLED全系列產品,尺寸覆蓋從6.5英寸手機到65英寸8K電視等,涵蓋多種顯示產品。同時,該企業還推出了全球首款量產屏下攝像OLED筆電顯示(14英寸)、全球最低功耗LTPO筆電顯示(14.5英寸)。另一面板巨頭也展出了30多款由其三大顯示技術品牌支持的首發新品,包括OLED智慧駕艙、OLED智能終端顯示解決方案等,並將2025年OLED出貨目標定在1.7億片。此外,還有企業展出了用於手錶、手機、筆記本電腦的ViP AMOLED技術,該技術在壽命、亮度、解析度等性能指標上有所提升。從應用場景來看,OLED在手機領域的份額已超50%,滲透率較高;而以電視為代表的大尺寸OLED應用,市占率維持在5%以下,短期內難以看到進一步提升的趨勢,LCD預計仍將是大尺寸面板的主流技術。因此,中尺寸面板市場成為OLED滲透率提升的關鍵領域,包括筆記本、平板、顯示器、車載等領域,預計在未來三到五年內,OLED在這些中尺寸產品的滲透率將保持快速增長,這為面板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產業級機會。

  二、面板廠商加速全球化與區域化布局

  面板行業分析顯示面對複雜多變的貿易環境,面板廠商們並未放慢拓展海外市場的步伐,而是加快了全球化與區域化的布局。過去,面板產業的全球化主要以核心區域產能輻射全球,如今則更加注重以區域需求為導向,通過在不同地區建立工廠,實現當地工廠覆蓋當地市場,從而達到更靈活的產線配置和本地化服務。某面板企業的印度工廠和越南工廠均已啟動,其越南工廠預計在6月份具備量產能力,並在9月份實現整個產品的量產。該企業還計劃在未來繼續拓展海外布局。這種全球化與區域化相結合的布局方式,有助於面板廠商更好地應對不同地區的市場需求,提升市場競爭力。

  三、面板需求與價格走勢分析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面板行業需求回暖,各大面板企業業績表現良好,迎來了「開門紅」。然而,進入第二季度,市場採購需求出現了回調跡象。一方面,某些區域市場需求下調;另一方面,部分客戶提前採購備貨,導致階段性需求波動。儘管如此,從長期來看,TV市場整體需求相對穩定,大尺寸化趨勢也將持續。面板廠商們會根據階段性市場需求變化,動態調整稼動率,以適應市場波動。在價格方面,預計市場價格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一季度需求旺盛時價格未暴漲,二季度需求有所回調,價格也不會暴跌,整體將保持相對穩定。面板廠商們堅持「按需生產」的策略,根據市場變化靈活調整產線稼動率,以應對市場的高峰與低谷。此外,在電視面板投資步伐放緩的背景下,產能併購成為影響供應格局的主要方式。某面板企業正式收購運營了另一家企業的液晶產線,使得全球產能進一步集中到中國大陸。該工廠在成本和效率方面有較大改進空間,收購方團隊正利用自身管理體系對其進行賦能,期望在較短時間內大幅改善其成本競爭力。目前,該工廠主要生產TV和商顯產品,後續計劃拓展產品線,導入部分IT產品,形成更均衡的產品布局。未來,面板行業LCD產能仍有繼續整合的可能性,產業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減少因需求帶來的市場波動,但市場本身的穩定發展才是解決波動問題的關鍵。從消費電子需求來看,以舊換新政策在短期內對需求有明顯刺激作用,但從長期來看,市場基本面才是決定消費電子市場(包括TV、IT、手機等)整體市場需求的關鍵因素,其中蘊含著技術和產品升級的結構性機會。

  綜上所述,2025年面板行業在OLED技術的推動下,正加速向中尺寸市場滲透,為行業帶來新的增長機遇。同時,面板廠商們通過加速全球化與區域化布局,積極應對市場需求變化,並通過動態調整稼動率、產能併購等方式優化供應格局,以實現行業的穩定發展。儘管市場存在階段性波動,但長期來看,面板行業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的雙重驅動下,有望繼續保持向好態勢。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面板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