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總標題:肺炎疫苗市場劇烈震盪下的產業重構)
近年來,全球公共衛生體系加速改革推動疫苗接種覆蓋率提升,我國二類疫苗領域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價格變革。2024年江蘇省的採購結果顯示,某款肺炎疫苗中標價較此前暴跌87.5%,這一事件不僅引發行業震動,更暴露出疫苗企業面臨的生存挑戰與轉型壓力。
5月12日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布的採購結果中,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中標價格僅25元/支,較此前約200元的市場均價暴跌近九成。北京科興生物與玉溪沃森生物分別以該價格獲得6萬支和2.94萬支訂單,創下我國政府採購史上同類產品最低價記錄。此次降價幅度遠超行業預期——智飛生物2023年將同類型疫苗從298元降至209元後,全年批簽發量仍僅45萬支,市場反響平淡。
為提升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種率(如廣州市接種率不足15%),多地政府近年將此類二類疫苗納入免費接種項目。政府採購通過大幅放量換取低價,深圳45元/支、廣州55元/支的中標價已成市場風向標。此次江蘇25元/支的新低報價,標誌著行業價格體系被徹底重構。據業內人士分析,在國家加大公共衛生投入背景下,未來將有更多二類疫苗納入免費接種範圍,持續壓低市場價格中樞。
價格戰背後是全行業的生存困境:2024年23價肺炎疫苗批簽發量同比下滑34%,默沙東、康泰生物子公司民海生物等龍頭企業銷量均大幅縮水;沃森生物整體產品銷量減少20.21%,智飛生物更在2025年一季度陷入虧損。數據顯示,多家企業通過降價策略爭奪市場(如成都生物將吉林地區售價從209元降至180元),但並未帶來預期的銷量增長,反而導致行業平均淨利潤同比下滑超30%。
國家衛健委近期明確表態,未來將動態調整免疫規劃策略,逐步將必要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體系。儘管肺炎疫苗可能因此提升需求量,但價格中樞下移趨勢已不可逆。企業競爭正從單純的價格比拼轉向綜合能力較量——智飛生物因代理產品市場份額下滑且自研進展緩慢陷入困境;科興、沃森雖通過低價搶占政府採購訂單,但長期依賴成本優勢難以持續。行業分析師指出,未來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如單條產線年產能超千萬支)、擁有創新管線布局(如研發肺炎結合疫苗)的企業將占據競爭優勢。
結語:重構產業價值鏈是破局關鍵
從200元到25元的斷崖式下跌,本質是政策導向與市場規律共同作用的結果。企業需在成本控制、技術創新和多元化布局間尋找平衡點——或是通過工藝優化實現降本增效,或是加速研發新型疫苗產品線。唯有真正提升產業附加值,才能擺脫"以價換量"的惡性循環,在行業洗牌中確立可持續競爭優勢。這場價格革命不僅是對企業的生存考驗,更將推動我國疫苗產業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