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7日,青島啤酒宣布以6.65億元及價格調整期損益金額之和收購山東即墨黃酒廠有限公司100%股權。這一舉措標誌著這家啤酒巨頭首次涉足黃酒領域,試圖通過多元化布局緩解淡季市場壓力並開闢新增長點。然而,在啤酒行業增長放緩、存量競爭加劇的背景下,跨界擴張能否真正激活青啤第二曲線?這場戰略布局背後的風險與機遇正在引發多方關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黃酒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青島啤酒2024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5.3%,淨利潤增速也顯著放緩至1.81%。行業數據顯示,其第四季度淨利潤虧損6.45億元,凸顯了傳統淡季產能利用率不足的痛點。收購即墨黃酒作為北派黃酒代表品牌,正是基於「淡旺季互補」邏輯:黃酒消費季節性較弱且區域市場穩固,有望填補啤酒銷售低谷期的渠道空窗。截至2024年末,即墨黃酒總資產9.08億元、淨資產2.03億元,年營收1.66億元同比增長13.5%,淨利潤達3047萬元增長38%的財務表現,為其整合提供了基礎價值支撐。
青島啤酒擁有覆蓋全國的11622家經銷商網絡,理論上可為即墨黃酒打開更廣市場空間。但數據顯示,對比古越龍山(營收19.36億元)和會稽山(營收16.31億元),即墨黃酒體量尚不足其十分之一。儘管淨利潤差距較小,但黃酒行業全國市場規模僅210億元(2023年數據),與啤酒超1850億元的規模存在量級差異。此外,青島飲料集團旗下嶗山礦泉水、白花蛇草水等產品近年雖增速亮眼,但面臨包裝飲用水市場占比跌破50%的存量競爭壓力,如何通過渠道復用實現多品類協同仍需驗證。
即墨黃酒作為區域品牌,在國人心中認知度遠不及紹興黃酒核心產區。2010年銷售額破億後歷經十四年僅增至1.66億元,增速落後於主流酒類。而古越龍山近年連續四年未達業績目標,會稽山銷售費用激增,均印證了黃酒行業面臨的場景固化、區域壁壘難題。與此同時,青島飲料業務雖有白花蛇草水74%的高增長,但面對農夫山泉等巨頭的價格戰與同質化競爭,如何突破現有市場天花板仍是未知數。青啤規劃的「啤酒+黃酒+葡萄酒+烈酒+飲品」矩陣,需直面各細分領域的激烈博弈。
青島啤酒此次交易市盈率約20倍,在消費領域屬於合理區間,但投資回報周期較長。從供應鏈整合到品牌調性統一,再到消費者心智培育,跨品類運營需要系統性能力重構。尤其在年輕化市場開拓中,如何將啤酒的渠道優勢轉化為黃酒與飲料的增量空間,仍需面對產品定位、營銷創新等多重挑戰。新任董事長上任後推動的高端化轉型雖已初見成效,但多元化業務能否形成有效協同,還需通過終端動銷和市場份額變化持續觀察。
總結
青島啤酒以即墨黃酒為支點切入黃酒賽道,並依託飲料業務拓展多元版圖,既是對行業存量競爭的主動應對,也是對消費場景延伸的戰略探索。然而,從區域品牌到全國市場的跨越、從渠道復用到價值創造的升級,均需克服資源整合、市場認知與品類協同等多重障礙。這場跨界實驗能否突破「為多元化而多元化」的桎梏,在白酒、啤酒、黃酒及快消品多線作戰中實現業績躍遷,仍需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