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一季度,常熟銀行在銀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以營收同比增長10.04%、淨利潤增長13.81%的成績單展現了強勁發展韌性。通過優化息差結構、深耕小微市場、加速跨區域布局及科技賦能戰略,該行不僅鞏固了農商行業領先地位,更在利率下行周期中探索出可持續的盈利模式。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銀行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面對淨息差收窄壓力(2025年一季度較上年末下降10BP至2.61%),常熟銀行通過精準調控負債端成本實現逆勢突圍:存款成本率較年初降低19BP至2.01%,活期存款占比提升至19.17%。儘管資產端貸款收益率下降21BP至5.42%,但負債端的顯著優化為後續盈利彈性儲備了充足空間,展現了其在利率環境變化中的主動管理能力。
作為「做小做散」的踐行者,常熟銀行通過持續下沉服務,將個人貸款占比提升至54.18%,其中個人經營性貸款貢獻了69.30%的總貸款規模,遠超同業平均水平。2025年一季度,該行通過「千企萬戶大走訪」專項行動對接企業2萬家、個體戶超10萬戶,新增省內實體經濟貸款45億元及小微企業貸款29億元。高收益資產(個人經營貸利率達6.8%)與高頻客戶互動形成的業務粘性,成為其差異化競爭的核心壁壘。
依託「投管行」牌照優勢,常熟銀行通過控股34家村鎮銀行實現全國化布局,在湖北、河南等5省拓展市場。2024年財報顯示,其本地業務收入占比僅26.48%,而江蘇省外營收已達18.5億元,區域外貢獻超七成收入。2025年新增收購3家村鎮銀行後,跨區域網絡進一步加密,有效突破農商行傳統地理限制,並形成「立足常熟、深耕江蘇、輻射全國」的第二增長曲線。
通過構建以手機銀行和「常銀生活」為核心的數位化平台,該行企業微信連接超90萬客戶,初步完成全生命周期的線上運營閉環。在科創金融領域,「六單機制」與「五位一體」服務體系已覆蓋2000餘家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突破120億元,並創新推出「信貸+股權+供應鏈」的綜合金融服務模式,顯著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與廣度。
在行業不良率攀升背景下,常熟銀行通過嚴格的風控體系保持資產質量領先:一季度末不良率0.76%,撥備覆蓋率490%(雖環比微降11個百分點但仍處高位)。儘管個人貸款不良率因信用卡業務小幅上升至0.94%,但對公業務不良率下降0.18pct至0.65%,顯示其風險管控的精細化水平。同時,2024年分紅比例降至19.77%以留存利潤支持擴張,體現了長期價值優先的發展戰略。
總結
常熟銀行憑藉「小微金融+科技賦能」的雙輪驅動模式,在縣域經濟深耕中形成獨特競爭力,並通過跨區域布局打開成長天花板。其優化息差、強化風控、儲備資本的組合策略,不僅應對了當前行業挑戰,更為未來盈利釋放預留空間。隨著村鎮銀行網絡持續擴展及數位化轉型深化,該行正以「做小做散」的普惠實踐,樹立農商行轉型升級的新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