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5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快推進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系統部署了我國科技服務領域未來發展方向。這一政策的出台標誌著我國正通過強化創新要素整合與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加速構建以科技服務為紐帶的技術產業協同生態體系,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關鍵支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科技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意見明確將研究開發、技術轉移轉化和企業孵化作為重點發展板塊。通過建立全鏈條服務體系,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市場的高效銜接,預計未來三年內培育20家以上國家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形成覆蓋全國的技術交易網絡。政策特別強調要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協同機制,促進科技服務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
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成為轉型升級的核心抓手。文件要求加強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在科技服務業的滲透率,力爭到2025年實現重點行業數位化覆蓋率超80%。同時提出綠色化轉型路徑,鼓勵運用先進節能技術改造傳統服務模式,目標單位產值能耗降低15%以上。通過推動科技服務與三次產業深度融合,將培育形成35個千億級科技服務業產業集群。
政策從主體培育和制度優化兩方面發力:一方面支持科技服務機構向專業化、平台化發展,計劃三年內打造10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另一方面建設國家統一技術交易服務平台,完善技術經理人培養體系。特別強調要打通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通道,通過稅收優惠和金融工具創新吸引社會資本投入,預計帶動超萬億規模的社會資本參與科技服務體系建設。
該政策的實施將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難題,形成技術研發、中試熟化、產業應用的良性循環。通過構建覆蓋全鏈條的服務體系與協同創新機制,我國科技服務業有望在五年內實現年均增速12%以上,在全球創新網絡中占據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這不僅將加速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更將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