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IT 資訊詳情
2016年利好政策不斷科技成果碩碩 創新升級拉動新消費
 科技 2016-01-02 10:38:15

  2016年以來,國務院出台出台政策、開拓空間、鼓勵轉化,為促進我國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動力。據悉,今年以來,在國家的推動下,智能家電、無人機、VR/AR、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得以長足發展和廣泛應用,各項新成果、新發布接踵而至,奪人眼球。而科技必將拉動新的消費需求,相關產業更是煥發潛力。

  國務院出台出台政策鼓勵科技創新發展

  1、「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方向

  國務院8月8日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描繪未來五年科技創新發展的藍圖,確立了「十三五」科技創新的總體目標:國家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大幅躍升,國家綜合創新能力世界排名進入前15位,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與2015年相比,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5.3%提高到60%。

  2、為創業投資夠持續健康發展創新環境

  9月20日,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健全政策措施,加快形成有利於創業投資發展的良好氛圍和「創業、創新+創投」的協同互動發展格局,進一步擴大創業投資規模,促進創業投資做大做強做優。

  3、設立兩個科技創新中心提供發展舞台

  4月和9月,國務院兩次印發通知,設,上海、北京兩個科技創新中心。上海將從研究探索鼓勵創新創業的普惠稅制、探索開展投貸聯動等金融服務模式創新、改革股權託管交易中心市場制度等10個改革主攻方向開展先行先試,同時,細化提出了20項具體改革試點舉措;北京將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體要求,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主要載體,以構建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體系為強大支撐,充分發揮中央在京單位作用,充分激發人的創新活力動力,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推動科技和經濟結合,構建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加強科技創新合作。

  4、加快發展眾創空間向專業化發展

  2月18日,國辦印發《關於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促進眾創空間專業化發展。《意見》強調,重點在電子信息、生物技術、現代農業、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醫藥衛生、文化創意和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領域加快建設一批眾創空間。

  5、建立28個雙創示範基地

  5月12日,國辦印發《關於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的實施意見》,建設一批雙創示範基地、扶持一批雙創支撐平台、突破一批阻礙雙創發展的政策障礙、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雙創模式和典型經驗,重點圍繞創業創新重點改革領域開展試點示範,首批雙創示範基地包括北京市海淀區、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等17個區域示範基地,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4個高校和科研院所示範基地,以及中國電信集團等7個企業示範基地,共計28個。

  6、支持地方科技創新建設

  11月17日,國辦印發《關於對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的通知》,對改善地方科研基礎條件、優化科技創新環境、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以及落實國家科技改革與發展重大政策成效較好的省(區、市),在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中根據績效評價結果給予一定傾斜,用於支持其行政區域內科技創新能力建設。

  7、科技成果轉化更便利

  5月9日,國辦印發《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方案》圍繞激發創新主體積極性、構建支撐服務體系、完善創新要素配置等,部署了8個方面、26項重點任務。《方案》要求,要強化技術、資本、人才、服務等創新資源的深度融合與優化配置,強化中央和地方協同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建立符合科技創新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形成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新動力。

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推動成業消費新趨勢

  在策支持下,2016年我國科技創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時也推動了相應產業的發展。

  機器人走出實驗室,甚至開始扮演家庭成員的角色;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的前沿技術腦機接口也在推動康復產業發展方面展現巨大潛力;家電智能化升級成為行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新技術的應用將對家電消費市場帶來深遠影響;各種用途、各種類型的消費級無人機「飛入」百姓人家,為人們的消費生活塗上科幻色彩;2016年更被稱為虛擬現實元年,VR/AR技術熱得燙手,其帶來的新奇體驗與產業結合的前景引人遐想……

  科學技術創新帶來的便利與新奇,已成為刺激消費的新熱點,未來將形成完整的商業環境。隨著智慧時代揭開神秘面紗,新的消費領域將應運而生,新的消費價值正逐步體現。

  智能家電成行業升級突破口

  中國家電業正在進入「新常態」。來自國家統計局和工信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前十個月,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1809.5億元,累計同比增長2.5%;利潤總額844.2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3.8%。與此同時,家電業產銷率94.9%,較2015年同期下降0.4個百分點。

  在經歷了行業整體的高速增長後,中國家電業近幾年進入了相對平穩的增長期,去庫存壓力仍在,整個行業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升級。業界認為,目前行業低速平穩增長的局面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智能家電將成為家電業快速發展的新機遇。

  無人機「飛入」尋常百姓家

  近幾年,智能產品中的新銳——無人機在各行各業迅猛應用,除軍工農等工業級領域,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如今也被點燃,各種用途、各種類型的消費級無人機在大眾視野嶄露頭角。

  網購已成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無人機正顛覆包裹的投遞方式。「一隊無人機自動起飛,各自到達客戶位置,自動懸停一米高度,將貨物交給偏遠地區的消費者後迅速飛回貨櫃等待下次指令……」在京東副總裁、京東X事業部總裁肖軍的設想中,未來京東物流的送貨場景將是這樣一幅充滿科幻色彩的畫面。而實際上,這個時代已向我們走來,京東、亞馬遜、阿里等大電商平台都在試水「無人機送貨」。

  航拍,在許多人腦海中,堪稱無人機最廣泛的用途。但隨著技術和產品日趨成熟,無人機應用範圍更加廣泛,並逐漸成為體驗科技新生活的智能硬體。

  「無人機不再是僅為『航拍』服務的產品,轉而全面進入大眾消費領域。」美國史丹福大學畢業的王孟秋博士開發了一款為大眾消費者設計的、便攜智能跟拍無人機——Hover Camera Passport(小黑俠)。這款可以摺疊起來放進旅行箱的航拍無人機產品,讓消費者以全新的視角去拍攝旅遊、家庭聚會精彩瞬間。王孟秋自信地說,「小黑俠可能是繼手機、相機之外,你的下一款必備智能硬體產品。」

  無人機平民化、智能化趨勢正加速到來。藉助於晶片平台技術的進步,無人機的重量迅速下降,價格也下探至兩三千元。專家稱,未來三五年內,消費無人機將會變成一個千億級市場,逐步呈現業界所謂的紅海態勢。

  虛擬現實:新奇體驗刺激消費

  2016年VR/AR技術熱得燙手,PokemonGo風靡全球、Facebook組建VR社交團隊、發改委提出將建VR/AR國家工程實驗室、兩會報導各大媒體使用VR設備、京東VR/AR戰略加緊布局、阿里發布Buy+計劃……

  艾媒數據顯示,預計2016年中國虛擬現實行業市場規模將達56.6億規模,2020年市場規模預計達556.3億元。2016年被稱為虛擬現實元年,環境和產業鏈初具規模。

  人工智慧:機器人將進入每個家庭

  AlphaGo擊敗李世石,IBM、微軟、Facebook推出人工智慧平台,谷歌機器學習大規模應用於醫藥研發,阿里巴巴研發阿里雲人工智慧小AI,百度推出無人駕駛汽車……未來人類能否依靠機器人來照顧寶寶?我們會否將人類的大腦上傳到雲端?如何真正實現心電感應、意念控制?

  2016年,人工智慧已步入技術加速期。未來,隨著人工智慧不可阻擋地走向主流,智慧時代將揭開神秘面紗,人工智慧技術的價值將在消費市場結出碩果。

  腦機交互推動人機共融

  在人工智慧研究的國際前沿領域,腦機接口技術同樣具有助力產業發展,實現人機互動,激發新消費的巨大潛力。

  腦機接口,是在人腦與計算機或其他電子設備間建立的直接的交流和控制通道,腦機接口並不依賴於常規的脊髓、周邊神經和肌肉組織,為殘障人士重建運動功能提供了一種新方法,是當前國際科學前沿。

  脊髓損傷的康復是醫學臨床的一大難題,腦機接口技術為解決嚴重癱瘓的病人恢復移動能力提供了新的輔助策略。

  2016年10月27日,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若干意見》提出,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有利於引導激發新消費、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意見》特別指出,推動康復輔助器具產品創新和配置服務深度融合,支持人工智慧、腦機接口等新技術在康復輔助器具產品中的集成應用。

  與此同時,腦機接口技術的研究對理解大腦認知過程、智能信息處理有重要價值。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號飛船兩名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其中一項實驗頗具科幻色彩——「腦機交互技術在軌適用性驗證實驗」。實驗通過安裝在頭皮上的物理檢測裝置,檢測到人類神經元活動,對所獲信號進行解碼,解讀出人體運動意圖信息。隨後將信息再編碼,控制相應的設備或人類肢體。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春慧介紹,「未來,也許不再需要人去操作鍵盤,而是通過腦控等技術,人類將與機器人協同探索外太空。」

  結語

  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將孕育新一輪的商業模式創新。從網際網路時代,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再到智能硬體時代,科技的發展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一直處於相輔相成的狀態中。科技創新的爆發,也將引領人們進入智慧時代的消費生活。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科技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