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5月的哈爾濱丁香飄香,冰雪消融後的黑土地正煥發新的生機。中國貿促會組織的"龍江行"活動在此召開,來自全球數十家外資企業代表通過政企懇談、實地調研等形式,探索這片資源富集之地的合作機遇。在新能源、生物製造、現代農業等領域的深入交流中,外資企業以實際行動彰顯了對中國市場的長期信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土地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作為中國糧食主產區,黑龍江憑藉"北大倉"的先天優勢吸引眾多跨國企業紮根。某食品行業龍頭企業自1987年在此建立首個工廠以來,累計發放奶資203億元,輻射3.3萬農戶,並投資建設了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線。其負責人強調,黑土地不僅是原料基地,更是連接全球農業產業鏈的戰略支點。另一農機巨頭過去十年在黑龍江投入超10億元,建成亞洲研發中心與智能生產基地,產品覆蓋玉米、大豆等全品類作物生產鏈。企業技術團隊指出,當地政策支持與產業基礎為"製造到智造"的轉型提供了關鍵助力。
某國際汽車品牌在大慶的工廠自投產以來累計出口整車超50萬輛至8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值突破2600億元。該企業表示,黑龍江已形成完整的高端汽車產業集群,計劃於2025年引入智能化技術,進一步鞏固區域製造優勢。考察中可見,當地生產基地配備與歐美同步的全自動化雷射切割線、數控折彎工具機等智能裝備,展現了中國製造向全球價值鏈上游攀升的實力。
某生物科技領軍企業正聯合本地夥伴開發綠色飼料添加劑和農作物抗逆性改良技術。通過微生物技術轉化農業資源,推動"黑土地+生物製造"模式創新。數據顯示,該領域合作項目已形成年處理萬噸級原料的生產能力,為傳統農業注入科技動能。
哈爾濱依託2024—2025雪季接待遊客9035.7萬人次(同比增長9.7%)、旅遊收入1372.2億元(增長16.6%)的亮眼表現,吸引外資布局冰雪產業生態圈。某日資企業計劃開發裝備製造與跨境旅遊線路,而國際酒店集團則藉助離境退稅政策拓展入境游市場。業內人士分析,"體育+文旅"融合模式正將寒地資源轉化為四季經濟優勢。
依託黑龍江豐富的風光資源,某跨國能源集團規劃實施"新能源+儲能"一體化項目,並聯動自貿試驗區政策推動產業鏈延伸。同時,某國際投資機構提出構建智慧農業、跨境數字貿易等四大發展維度,在碳中和示範區建設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通過實地考察益海嘉里糧油生產線、凱斯紐荷蘭智能工廠等項目,多家外企更新了對黑龍江的認知。某日資電氣設備企業已將該省納入新建工廠選址清單,在能源技術領域尋求合作突破。中國貿促會指出,外資選擇在此布局印證著"與中國經濟共成長就是把握全球機遇"的共識。
從沃野黑土到智能產線,從冰雪賽道到跨境走廊,黑龍江正通過資源轉化、產業升級和開放創新構建國際合作新高地。當全球資本遇見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不僅書寫著企業發展的新篇章,更勾勒出中國高質量發展進程中互利共贏的美好圖景。正如活動主辦方所強調:紮根黑土地就是播種未來,與中國經濟同行即與世界機遇同頻共振。